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间武夷山的清新景色和诗人对朱晦翁的怀念之情。首句“五月凉巾陟翠微”,写诗人穿着凉巾攀登翠绿的山岭,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清爽与宁静。接着,“竹根香露湿人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竹叶上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物,带来丝丝凉意。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两句,运用对比和意象,将夏日的云雾与冬季的雪景并置,通过青猿和白鹭的活动,展现出山中动物的自由与灵动。诗人巧妙地将不同季节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两句,诗人借景抒情,好花因急雨而愁,芳草因斜阳而怨,流露出对美景易逝的感慨,也寓含了对友人朱晦翁的思念,仿佛这些自然景象都带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表达了诗人来访的目的,他只想静静地走进树林,去拜访朱晦翁,希望能与他深入交谈,传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熊鉌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眷恋。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
落红飘近岸,新绿涨平川。
野鹳窥渔笱,沙鸥避客船。
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