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武夷怀朱晦翁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五月时分,我登上翠绿的山岭,竹根下的香露打湿了我的衣裳。
云雾在老树间穿梭,青色的猿猴掠过,雪飘落在静静的溪流上,白鹭翩翩飞翔。
美丽的仙道上鲜花盛开,却因急雨而担忧凋零,洞亭中的芳草也在斜阳下哀怨。
我来到这里只想穿过这片树林,轻轻敲响先生住所的玉石门扉。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翠微:青翠的山峦。
竹根:竹子的根部。
香露:竹叶上的露水。
湿人衣:打湿衣服。
云行:云雾移动。
老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青猿:青色的猿猴。
雪落:雪花飘落。
白鹭:白色的大鸟。
仙径:仙境般的道路。
急雨:突然的暴雨。
洞亭:山洞中的亭子。
芳草:芳香的草地。
斜晖:夕阳。
平林:广袤的树林。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玉版扉:玉石制成的门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间武夷山的清新景色和诗人对朱晦翁的怀念之情。首句“五月凉巾陟翠微”,写诗人穿着凉巾攀登翠绿的山岭,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清爽与宁静。接着,“竹根香露湿人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竹叶上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物,带来丝丝凉意。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两句,运用对比和意象,将夏日的云雾与冬季的雪景并置,通过青猿和白鹭的活动,展现出山中动物的自由与灵动。诗人巧妙地将不同季节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两句,诗人借景抒情,好花因急雨而愁,芳草因斜阳而怨,流露出对美景易逝的感慨,也寓含了对友人朱晦翁的思念,仿佛这些自然景象都带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表达了诗人来访的目的,他只想静静地走进树林,去拜访朱晦翁,希望能与他深入交谈,传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熊鉌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14)

熊鉌(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 字:去非
  • 号:勿轩
  • 籍贯:建宁建阳
  • 生卒年:1253—1312

相关古诗词

奉怀明仲旧邻舍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泊舟野望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

落红飘近岸,新绿涨平川。

野鹳窥渔笱,沙鸥避客船。

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经理建阳县学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经理武夷书院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