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
野杏出篱明望眼,蒌蒿满地蔼愁心。
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
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窗外竹影斑驳,寒意犹存,上巳节已过,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诗人透过篱笆看见野杏花开,明亮耀眼,而蒌蒿遍地则引发了内心的愁绪。他意识到自己命运多舛,频繁奔波在外,即使有才华也难以得到赏识。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感叹春光无限美好,决定缓缓驱马穿行于烟雾缭绕的树林中,享受这宁静的旅程。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春天的热爱。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
落红飘近岸,新绿涨平川。
野鹳窥渔笱,沙鸥避客船。
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