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山云悦楼

仙人好楼居,天上多琼楼。

祥氛结紫气,磅礴常周流。

道人仙之裔,居然梅山头。

山头耸百尺,日与云从游。

静默观内景,缭绕云气浮。

轩豁挹西爽,天净云影收。

倚栏畅吟情,笔砚云烟稠。

领客谭又玄,满吸云腴瓯。

不用分半间,盘结任相缪。

怡然自可悦,澹然亦何求。

悦则动静随,呼吸听去留。

我欲乘之叩太虚,相与上下追仙斿。

鞭鸾笞凤汗漫去,下视八表挥斥凌九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仙人喜欢住在高楼,天上有许多华丽的琼楼。
吉祥的氛围凝聚着紫色的气息,浩大无边地四处流动。
道士是仙人的后代,在梅山之巅悠然生活。
山峰高耸入百尺,每日与云朵相伴游玩。
在静谧中欣赏山中的景色,云雾缭绕如画。
轩敞的窗户迎着西方的清爽,天空清澈,云影尽收眼底。
倚着栏杆尽情吟诵,笔墨云烟般浓重。
引领客人深入探讨玄妙的话题,满杯云雾般的茶水。
无需分隔空间,随意自在地相处。
心满意足,无求于世,只求内心的宁静。
快乐时随心所欲,静动自如,呼吸间感受一切。
我想要乘风直上九霄,追寻仙人的踪迹。
驾驭鸾凤,漫游无际,俯瞰大地,豪情壮志横扫九州。

注释

仙人:指修道成仙的人。
琼楼:华丽的仙楼。
祥氛:吉祥的气氛。
紫气:象征祥瑞的紫色云气。
道人:修道之人。
梅山:虚构或隐居之地。
耸百尺:极高。
观内景:观察山中的景象。
缭绕:环绕。
轩豁:开阔。
西爽:西方的清风。
吟情:吟诗的情感。
云烟稠:如云雾般浓厚。
谭又玄:谈论深奥的道理。
云腴瓯:云雾般的茶杯。
不用分半间:不分彼此。
相缪:交织。
怡然:愉快的样子。
澹然:淡泊的心态。
太虚:天空。
仙斿:仙人的衣带。
鞭鸾笞凤:驾驭鸾凤。
八表:八方。
凌九州:统治整个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仙居所的图景,以梅山云悦楼为背景。诗人崔次周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楼阁的高耸入云,以及周围的祥瑞之气和磅礴气象。他把自己比作道家仙人,悠然自得地在山顶欣赏美景,静观云气缭绕,感受到清风和天净的宁静。诗人在这里不仅沉醉于自然之美,还享受着诗酒谈玄的乐趣,与朋友们共享云雾间的逍遥。

诗中“怡然自可悦,澹然亦何求”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的心境,认为内心的愉悦超越了世俗的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乘风直上九霄的愿望,追寻仙人的足迹,展现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仙气和哲理的山水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寄托。

收录诗词(1)

崔次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无梦归天台

孤云须信少常期,未作祯祥又欲归。

霖雨只宜滋大旱,山川终称养沈机。

夜寒放意文章险,春尽平心笋蕨肥。

若是蒲轮重到日,让辞笺表莫重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每与本坡心印传,雪堂终日悟琅然。

七弦高挂挥无用,明月当天一点圆。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莱公泉

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

甘泉不洗天崖恨,留与行人鉴覆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栖禅寺

自从白马驮经始,宝地绀园知有几。

今见逍遥岩洞深,啼猿坞接栖禅寺。

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

讲经云外天花落,卓锡林边暑气消。

尘埃不到松关口,僧老渐随松影瘦。

谁知好事眼能青,借与诗人信宿逗。

山高地僻月空圆,晨钟暮鼓惊龙眠。

看来懒把无生学,长笑一声归钓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