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禅寺

自从白马驮经始,宝地绀园知有几。

今见逍遥岩洞深,啼猿坞接栖禅寺。

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

讲经云外天花落,卓锡林边暑气消。

尘埃不到松关口,僧老渐随松影瘦。

谁知好事眼能青,借与诗人信宿逗。

山高地僻月空圆,晨钟暮鼓惊龙眠。

看来懒把无生学,长笑一声归钓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放之所作的《栖禅寺》,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佛教胜地——栖禅寺。首句“自从白马驮经始”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渊源,接下来通过“宝地绀园知有几”表达了对寺内环境的赞美,尤其是“逍遥岩洞深”和“啼猿坞接栖禅寺”,描绘了山中幽深宁静的景象。

“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楼阁与桥梁相映成趣,泉水清冽,花香四溢,增添了浓厚的诗意。诗人笔下的“讲经云外天花落”和“卓锡林边暑气消”,则展现了僧人们修行的神圣氛围以及寺内清凉宜人的气候。

“尘埃不到松关口,僧老渐随松影瘦”写出了寺庙的隐秘与清净,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岁月在静谧中流逝。“好事眼能青,借与诗人信宿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停留一段时间。

尾联“山高地僻月空圆,晨钟暮鼓惊龙眠”以月圆和钟鼓声来渲染夜晚的寂静,而“看来懒把无生学,长笑一声归钓船”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不愿深陷佛学,而是选择回归自然,过渔樵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栖禅寺的清幽环境和僧人的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与出世之间取舍的思考。

收录诗词(1)

崔放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失调名

愁殢有兵尊,老怕能言李。

形式: 押[纸]韵

荆公读书堂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湖边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三衢道中

一客在他乡,行程一月强。

云寒山欲暗,日短道偏长。

枫叶嫣如醉,梅花谢亦香。

谁家砧杵急,回首感征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