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郁孤台次佥宪陈公梦祥韵

俯仰景何限,登临思不迷。

星河檐外落,城郭望中低。

堂静吏初散,台高燕不栖。

簿书晚来暇,秉烛和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登郁孤台次佥宪陈公梦祥韵》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绪。

首句“俯仰景何限”,诗人以“俯仰”二字开篇,既展现了其在郁孤台上极目四望的开阔视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无垠。接下来的“登临思不迷”,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处,但心神却能清明,不为外界纷扰所迷惑,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星河檐外落,城郭望中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星河比作从屋檐外倾泻而下,城郭则在远眺中显得低矮,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堂静吏初散,台高燕不栖”描绘的是官署的宁静与高台的空旷。吏员初散,意味着公务暂歇,而燕子不栖,则是高台之上的清冷与孤寂。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官场与自然、忙碌与宁静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簿书晚来暇,秉烛和留题”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在傍晚时分,处理完公务后,手持蜡烛,与友人留下题咏。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也暗示了与友人共赏美景、交流思想的愉悦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次顾天锡韵

过雨千峰净,干霄万木稠。

载歌硕人赋,重咏小山幽。

放棹傍红蓼,濯缨临碧流。

嫌他尘俗污,不作五陵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别少参李德馨同年次世赏内翰韵

入奏黄金殿,承恩白玉京。

道亨逢运泰,臣直际君明。

方岳专隆宠,才华副盛名。

勤劳悬众望,金紫岂公荣。

三日洪都会,双旌楚水程。

宴开今铁柱,囊挟旧青萍。

庭树翻天籁,檐铃和雨声。

西山朝气爽,南浦晚寒轻。

敢负三生约,叨逢四美并。

留连诗百韵,倾倒夜三更。

密荔闽山美,醇醪采石清。

主人将厚德,客子乃多情。

岐路分南北,心怀若弟兄。

莫因今日别,寒却旧时盟。

形式: 排律

从白沙先生游厓谒大忠祠作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

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

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

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

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夜坐感怀四十韵书于彭城御史台时甲辰七月七日也

两出皇华使,重宣圣主仁。

彭城方驻节,柏府暂栖身。

撩我月当午,蒸人暑尚殷。

跏趺一夜坐,感慨百忧新。

起看星河动,寻惊木德迍。

正须云汉续,谁复便宜陈。

锦绣公侯第,艰难岭海滨。

天骄仍北寇,交阯更南邻。

郡邑飞刍急,朝廷授钺频。

公门尽桃李,大道半荆榛。

内子长厌肉,边兵或脱巾。

留连中使贡,辛苦役夫嗔。

远地闻迁贾,何时喜聘莘。

庙堂端有策,夔契不无人。

奋激书生志,难危壮士颦。

青云曾黾勉,白屋本酸辛。

忝逐登龙士,羞随入幕宾。

幸叨三鼎禄,敢谓一官贫。

年到知非处,心应烛理真。

军储公出纳,王法每持循。

慷慨思投笔,勤劳学伐轮。

深恩宜结草,盛世莫思莼。

中泽悲鸿雁,仙槎望紫宸。

徙薪徒有意,托谏竟无因。

马足千山路,衣襟三斗尘。

昨逢南海客,传说故园春。

但得平安报,无烦松菊询。

诗书付儿子,贤否任苍旻。

许友留孤剑,防身秘六钧。

应酬惭敏捷,孤耽共嶙峋。

行检卑投阁,文章准过秦。

百年忽过目,双鬓日添银。

上酒歌陶子,卜居怜楚臣。

疏狂期入社,遗忘辄书绅。

清誉资朋友,丹心质鬼神。

耽吟长入夜,作事每淩晨。

□道惟堪虑,循环复可欣。

载歌天保颂,跂足太平辰。

□德□还长,吾人屈又伸。

幸逢尧在上,坐见俗还淳。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