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

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

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

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

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

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

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烟雾笼罩的堤岸,小舟轻荡,雨中的屋檐下灯光幽深,春衫常沾染都城的尘土。
舞动的柳枝和歌唱的桃花,心中的思绪暗暗困扰着东边的邻居。
仿佛夜晚窗户中梦见蝴蝶,直到现在,还在花荫中停留。
想唤醒那凋零的江蓠,它已化作秋天的哀鸣。
曲终人散,黯然神伤,怎能忍心看着一朵朵美丽的云彩消逝。
墨迹未干,满心惆怅,即使醉酒也无法从悲伤中醒来。
独自怜惜水边楼阁的诗笔,面对斜阳,却害怕去登高望远。
忧愁未尽,只听见残留的黄莺,在柳树阴下啼叫。

注释

烟堤:雾气笼罩的堤岸。
小舫:小船。
雨屋:雨中的屋檐。
深灯:幽深的灯光。
春衫:春天的衣衫。
京尘:都城的尘土。
舞柳:舞动的柳枝。
歌桃:歌唱的桃花。
心事:心中的思绪。
东邻:东边的邻居。
夜窗:夜晚的窗户。
梦蝶:梦见蝴蝶。
江蓠:一种植物。
秋声:秋天的声音。
曲终:乐曲结束。
人远:人已离去。
黯消魂:心情沮丧。
朵朵芳云:美丽的云彩。
润墨:湿润的墨迹。
惆怅:惆怅的心情。
醉魄:醉酒的灵魂。
难醒:难以醒来。
水楼:水边的楼阁。
斜阳:夕阳。
残莺:残留的黄莺。
柳阴:柳树下的阴影。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声声慢》。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 开篇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细雨中的小船和深夜里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春天的衣衫沾染了京城的尘土,这里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心中的哀愁。而"舞柳歌桃"则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欢乐,但紧接着"心事暗恼东邻"又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夜里梦见蝴蝶,但醒来后发现依然是花影的陪伴。这段词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接受,同时也透露出时间流转带来的自然景象变化。

"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 有斜阳、还怕登临。" 诗尾部分表达了对往事的回首和对远去的人的怀念。诗人面对着淡淡的云彩,心中充满了惆怅。"润墨空题"显示出诗人想要留住时光,但又感到无力。独自一人在水边楼阁中挥笔作画,虽然有斜阳相伴,却仍旧担忧登临之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

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为高菊墅赋

寒花清事,老圃闲人,相看秋色霏霏。

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但醉里,把苔笺重谱,不许春知。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

采摘无多,一笑竟日忘归。

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还似东篱。

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和韩竹闲韵,赠歌者关关,在两水居

鬟丝湿雾,扇锦翻桃,尊前乍识欧苏。

赋笔吟笺,光动万颗骊珠。

英英岁华未老,怨歌长、空击铜壶。

细看取,有飘然清气,自与尘疏。

两水犹存三径,叹绿窗窈窕,谩长新蒲。

茂苑扁舟,底事夜雨江湖。

当年柳枝放却,又不知、樊素何如。

向醉里,暗传香、还记也无。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其二)重过垂虹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

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

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

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

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

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

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