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在酒席筵边,唱的是小令,我见到了玉箫。银灯把她映照,只一曲轻歌,便显出妩媚娇娆。在歌声中醉倒,谁能认为遗憾产生悔恨懊恼,歌声停歇了,带着余音归来,酒意还不见微消。
春天如此静悄,春夜如此漫长,迟迟不见破晓。仰望碧空的游云,难道它跟楚国宫殿一样地天远路遥。做个梦吧,只有梦境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框框条条,这是梦,还是真,反正我踏着满地杨花走过了谢家的小桥。

注释

小令:短小的歌曲;玉箫:此代指一位歌女。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载:唐韦皋少游江夏,馆于姜氏。
姜令小青衣玉箫伏侍,因渐有情。
韦归省时,约五至七年娶玉箫。
后衍期不至,玉箫遂绝食死。
后转世,仍为韦侍妾。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银灯:表明灯火辉煌。
夜迢迢:形容夜漫长。
碧云天:天上神仙所居之处。
楚宫:楚王之宫殿,此暗用楚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惯得:纵容,随意,拘检:检束,拘束。
谢桥:唐宰相李德裕的侍妾谢秋娘是当时著名的歌妓,李曾作《谢秋娘》悼念她。
后世因以“谢娘”泛指歌妓,以“谢家”泛指歌儿舞女的居处,“谢桥”代指通往烟花巷陌的路。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宴饮场景,主人公在尊前欣赏玉箫演奏,银灯下乐曲轻盈动人。词人被美妙的歌声深深吸引,以至于在听歌中微醺,即使曲终人散,酒意仍未消退。夜晚寂静,长路漫漫,词人的思绪随着碧云和远方的楚宫飘向了梦境。他习惯于在梦中无拘无束,踏着杨花飘过的谢桥,流露出一种超脱现实的自由心境。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词人对美好音乐与梦境的向往与留恋。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十五)

小玉楼中月上时,夜来惟许月华知。

重帘有意藏私语,双烛无端恼暗期。

伤别易,恨欢迟,归来何处验相思。

沈郎春雪愁消臂,谢女香膏懒画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七)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三)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二)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