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谷神祠

苍苍松竹晚,一径入荒祠。

古树风吹马,虚廊日照旗。

烟煤朝奠处,风雨夜归时。

寂寞东湖客,空看蒋帝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傍晚时分,苍翠的松竹林中,一条小路通向废弃的祠堂。
古老的树下,风吹过马匹,阳光照在空荡的走廊上,旗帜显得孤独。
早晨有人在此献祭,夜晚风雨中归来,这里曾是他们活动的地方。
孤独的东湖游客,只能默默看着蒋帝的石碑,心中感慨万分。

注释

苍苍:形容松竹茂盛的样子。
荒祠:废弃的祠堂。
风吹马:风吹过马匹,可能指过往的行人或队伍。
虚廊:空荡的走廊。
烟煤:烟雾和煤尘,可能指祭祀时的香烟和祭品。
朝奠:早晨的祭奠。
寂寞:孤独,寂静。
蒋帝碑:指某位名叫蒋的帝王的纪念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遗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时的心境与感慨。

“苍苍松竹晚,一径入荒祠”两句以浓郁的墨色铺开画面,古老的松竹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茫,它们似乎在守护着一条通往深处的幽径,而这条幽径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荒废神祠。这里的“荒祠”不仅指实物,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类活动的消亡。

接下来的“古树风吹马,虚廊日照旗”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古老空间的氛围。古树在风中轻轻摇曳,就像古代战场上的战马,而那空旷的廊庙之中,只有阳光穿透,照耀着或许是神祠中的祭祀旗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描绘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烟煤朝奠处,风雨夜归时”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这神秘古祠中的一日生活。晨曦中,神祠的香炉里升腾着淡淡的烟雾,而到了夜晚,伴随着风雨,诗人踏上归途,这种独处与自然的交响,透露出一丝寂寞和对超验世界的向往。

最后,“寂寞东湖客,空看蒋帝碑”则是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凄凉的环境中,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东湖之所以寂寞,或许因为它见证了太多的盛衰更迭,而“空看蒋帝碑”则是对过往王朝荣辱的无言感叹,蒋帝碑在这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诗人孤独旅途中的伙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温庭筠以其特有的意境和情怀,让读者在这短短数句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深远。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题西平王旧赐屏风

曾向金扉玉砌来,百花鲜湿隔尘埃。

披香殿下樱桃熟,结绮楼前芍药开。

朱鹭已随新卤簿,黄鹂犹湿旧池台。

世间刚有东流水,一送恩波更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李卫公诗二首(其一)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

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

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馀波达鬼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李卫公诗二首(其二)

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

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须无路攀。

画閤不开梁燕去,朱门罢埽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李处士幽居

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

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春。

隔竹见笼疑有鹤,捲帘看画静无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