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八观,并叙(其四)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桂寺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

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诘无言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从前有个叫子舆的人病重将死,他的朋友子祀去探望他。
他颤巍巍地望着井水,感叹造物主将如何安排我的命运。
如今看到古雕塑的维摩像,瘦骨嶙峋如同干涸的乌龟。
这才明白至人超越生死,身体如同浮云般自由自在。
世人难道不是强壮又喜好,但身体虽未病,心灵已疲惫。
这位老人精神饱满,内心有所倚仗,谈笑间能驱退凶猛的熊罴。
当他活着的时候有人向他求法,他低头不语,心中自有答案。
直到现在他的塑像沉默不语,与生前并无差别。
乡里的老农和妇人谁会理睬,有时只有野鼠咬他的胡须。
见到这尊塑像让人失神,谁能质问他这位无言的老师。

注释

子舆:人名。
子祀:人名。
跰?鉴井:形容病重步态不稳。
造物:指自然或上帝。
维摩像:佛教中的菩萨形象。
病骨磊嵬:形容病弱骨瘦如柴。
至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
浮云:比喻无常、自由。
硕且好:强壮且喜好享受。
神完:精神饱满。
千熊罴:比喻强大的敌人。
俯首无言:低头不说话。
遗像:去世后留下的肖像。
田翁里妇:乡村的老人和妇女。
野鼠衔其髭:野鼠咬他的胡须。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昔日友人子舆病重时的情景与现今古塑维摩像的病态模样,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即真正的智者能够超越生死之境,内心的变化如同云卷云舒,不为世间琐事所动。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中“无我”思想的领悟。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坚定与自信,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能谈笑自如,这里的“此叟”指的是维摩诘,佛教典籍中的高僧,以其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著称。

诗中还通过田翁里妇不顾野鼠衔髭的描写,强化了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主题。最后,“谁能与诘无言师”一句,则是对维摩像乃至佛法深奥难以捉摸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内心平和的心灵境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凤翔八观,并叙(其五)东湖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飖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

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

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䳺。

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媅。

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

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

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

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凤翔八观,并叙(其六)真兴寺阁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形式: 古风

凤翔八观,并叙(其七)李氏园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

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

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

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

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

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

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

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

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

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囿,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䪅。

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毂。

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

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

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

何当办一身,永与清景逐。

形式: 古风

凤翔八观,并叙(其八)秦穆公墓

橐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

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

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

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

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

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