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雨时青枫,寒山野望中。
谁将醉时墨,遥寄米家风。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林景时效米老》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的画面。"云雨时青枫",寥寥数语便展现出秋雨绵绵中枫叶转为深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湿润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寒山野望中"进一步点明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寒意透骨的山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寂静而深远。
"谁将醉时墨,遥寄米家风",诗人以巧妙的方式表达了对米芾(米家)绘画风格的欣赏和向往。"醉时墨"暗指画家在创作时的灵感涌现,犹如酒后微醺的状态,挥洒自如;"遥寄"则寓言了诗人希望借这墨色传达对米芾艺术精神的敬仰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艺术联想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米芾画风的赞美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鸟没山意寒,渔归水容夕。
长啸望林扉,微风动萝薜。
白首支离傲世,青山独坐忘言。
长啸一声何处,断云流水仙源。
茅屋垂萝野烟,青山独树凉蝉。
白首岂能忘世,桐江未胜滋泉。
白鸥门外孤艇,黄叶山中一瓢。
惆怅青云旧侣,相思不到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