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一)

感时湔泪几时乾,顾影伶俜独立难。

自恐节孤无与对,谁怜族冷不胜寒。

未应一世供愁断,长愿三更秉烛看。

雨过花边行更好,犹嫌子美借银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的《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一)》。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孤独感。首句“感时湔泪几时乾”描绘了诗人因时事而感伤,泪水不断,难以止息的情景。次句“顾影伶俜独立难”通过自我形象的刻画,显示出诗人形单影只,处境艰难。

第三句“自恐节孤无与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担心自己的节操无人理解或共鸣。第四句“谁怜族冷不胜寒”则将内心的凄凉比喻为寒冷的季节,表达了家族的冷落和自身的无奈。

第五句“未应一世供愁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悲观,认为愁苦不会轻易结束。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第六句“长愿三更秉烛看”展现出坚韧的决心,即使在深夜也要坚守,继续观察和思考。

最后一句“雨过花边行更好,犹嫌子美借银鞍”,诗人以雨后花朵更加娇艳来寓意自己的心境,在困境中仍期待美好的未来。同时,他还借用杜甫的典故,表示即使生活艰难,也宁愿独自前行,不愿依赖他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坚持。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二)

风亭小立梦初残,步步凌空对广寒。

照眼双明清可掬,闲情一味淡相看。

晓萦瑞雾黏初润,晴映高云暴未乾。

三嗅临风思无限,蕊宫遥夜酒初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金陵书事

六代风流最永嘉,郁葱胜气隐晴霞。

折冲樽俎神俱旺,表里山河险莫誇。

几缕碧烟迷杏眼,半篙清涨减蒲芽。

歌声已得檀郎怨,四海而今再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复用前韵

放逐归来户已篷,梦魂时到浙江东。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虚舟但逐风。

云路自怜飞鸟倦,山盟谁与白鸥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书却不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追和东坡雪诗

为瑞应便种麦鸦,馀光犹得映书车。

也知一腊要三白,故作六霙先百花。

授简才悭惭赋客,披蓑句好忆渔家。

拟酤斗酒听琴操,三百青铜落画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