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雪诗

为瑞应便种麦鸦,馀光犹得映书车。

也知一腊要三白,故作六霙先百花。

授简才悭惭赋客,披蓑句好忆渔家。

拟酤斗酒听琴操,三百青铜落画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为了吉祥的征兆就种下麦鸦,余晖还能照亮读书车。
也知道一个冬季需要三次大雪,所以提前让雪花纷飞在百花之前。
拿着简册才疏学浅,我愧对诗人的身份,但披上蓑衣吟咏,让我想起渔夫的生活。
打算买一斗酒来听琴曲,三百个铜钱换来画叉欣赏美图。

注释

瑞应:吉祥的征兆。
馀光:夕阳余晖。
腊:冬季。
三白:三次大雪。
赋客:诗人。
渔家:渔夫的生活。
斗酒:一升酒。
琴操:琴曲。
青铜:古代货币,这里指钱。
画叉:可能是指画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对苏轼(东坡)雪诗的追和之作。诗人以种麦鸦比喻瑞雪降临,暗示雪的吉祥意义,同时也描绘了雪光映照书车的文雅景象。他提到一年中需要三次白雪覆盖(一腊三白),因此提前落下雪花,象征着对丰收的期盼。

诗中“授简才悭惭赋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自比为赋诗的客人,虽然才情不足,但仍能写出佳句。接下来,“披蓑句好忆渔家”则流露出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通过写雪景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

最后两句“拟酤斗酒听琴操,三百青铜落画叉”,诗人想象在雪夜沽酒,聆听琴声,享受音乐与美酒,画面生动,富有诗意,以“三百青铜落画叉”形容赏雪的愉悦心情,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为引,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嘉叟侍郎使虏仍用其韵

苏张姓字炳如丹,遍历遐荒觉世宽。

龙勒殊勋标绝域,麟宫奇节障狂澜。

二千里外河源远,十九年间海上寒。

二子精忠君勉继,归来锦领万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除夜次庆符

白发无端苦见寻,十年孤负醉花阴。

可怜独鹤轻浮海,未及昏鸦日伴林。

天末醉眠千岭寂,江南梦绕五云深。

一杯遥祝慈闱寿,松柏长春共有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

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

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其一)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

金凤花残秋欲半,木犀香远晚初寒。

拟将艾制候朝绂,愧把芦芽易钓竿。

早与君王乞归去,仕途方险战于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