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荅从弟墨卿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

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

敛迹俛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

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

空歌汉代萧相国,肯事霍家冯子都。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兴来逸气若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

别离短景何萧索,佳句相思能间作。

举头遥望鲁阳山,木叶纷纷向人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放歌行赠从弟墨卿》。诗中的语境和意象都非常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学问与功名、个人抱负与社会状态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文治和武功的态度,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的地位低微,不被重视,于是感到羞愧。同时,诗人对功名利禄持有超脱的态度,不以此为取。

“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尽管诗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官职和俸禄,但他内心渴望的是能够出仕于一个贤明的君主,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这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自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竞争激烈。

“敛迹俛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隐逸之志,即便是生活于世俗之中,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诗人自比为一个蹉跎老人,在东城隅处养鸡牧豕,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空歌汉代萧相国,肯事霍家冯子都。”这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两位名将,通过对他们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事业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诗人在这里自嘲过去的文学成就,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广阔的文学世界中并不显赫。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怀旧的情景,通过对故人的忆念和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这里赞扬的是诗人的兄弟,其文学才能得到了世人的公认。

“兴来逸气若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别离短景何萧索,佳句相思能间作。”诗中最后几句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即便是在离别之际,也能够激发出美好的诗句。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涯、学问抱负和社会环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临别送张諲入蜀

出门便为客,惘然悲徒御。

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

经山复历水,百恨将千虑。

剑阁望梁州,是君断肠处。

孤云伤客心,落日感君深。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

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

莫向愚山隐,愚山地非近。

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

形式: 古风

春送从叔游襄阳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

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

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相和歌辞.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形式: 乐府曲辞

绝缨歌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