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吕渭老的《南歌子·其二》。从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来看,这首词典型地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婉约与内敛特点。
"远色连朱阁,寒鸦噪夕阳"两句,以画面般的景象展开词意,描绘出一幅冬日黄昏的孤寂图景。"远色"指的是远处的建筑物与天色的交融,而"朱阁"则暗示着高大和辉煌。"寒鸦噪夕阳"则传递出一种凄凉感,时间在静谧中流逝。
"小炉温手酌鹅黄"一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和享受。这里的小炉提供的是温暖,而不是炽热,这种温暖恰到好处地映照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掩乱一枝清影、在寒窗"两句,"掩乱"意味着词人在选择或是整理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可能是对自己的情感或是外界的干扰进行了筛选。"一枝清影"则象征着词人的内心之美,是他所追求和珍惜的。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寒冷的窗前,这里的"寒窗"不仅是物理环境的写照,也是情感世界的映射。
"念远歌声小,嗔归泪眼长"两句,词人通过对远方歌声的回忆和对归途泪水的描述,流露出了深深的情愫与不舍。这里的"远"和"归"都是情感上的体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距离。
"纤腰今属冶游郎"一句中,"纤腰"象征着女性的柔美,而"冶游郎"则可能指的是词人自己或是词中的某个男性角色。这里透露出一种情感的转移和归属感。
最后两句"朝暮楚宫云雨、恨茫茫","朝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楚宫"则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意象,它与"云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情绪。"恨茫茫"则是对这种情绪的一种总结,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摹和对远方之思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美好与哀愁感受的独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