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郏郊千里路,并辔未妨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温馨的朋友相聚场景。开篇“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两句,通过对昏暗清晨和突然出现的马车声响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期待与惊喜交织的情境。这里,“古县”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而“轺车”则象征着朋友的到来。
接下来的“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情厚谊。“不将迁客累”意味着并不将远道而来的朋友当做负担,而是真诚地接纳他们。这里,“故人心”指的是久违的亲朋好友之心,即那份久未相见但仍然深厚的情谊。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缺乏酒水却依旧享受着夜晚美好的情景。“无酒销寒漏”表明没有酒来消除寒冷和时间的流逝,而“挑灯听远砧”则是诗人即便是在简陋的条件下,也愿意点亮油灯,聆听远处传来的钟声。这两句通过对夜晚简单乐趣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郏郊千里路, 并辔未妨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无论距离多远,都不影响彼此情谊的坚持。“郏郊千里路”形象地描绘出友情跨越千山万水,而“并辔未妨吟”则显示了即便是在并驾马车行驶于艰难的小道上,诗人也依旧自在地吟咏着诗句。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和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相聚的珍视与享受,以及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明可鉴秋毫,供吟属我曹。
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
霜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
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谁爱潺湲到水滨,春来唯有我来频。
沙边坐惯渔翁识,岸上行多白鸟驯。
髭发照看添霰雪,冠缨濯后少埃尘。
今秋更拟营蓑笠,冒雨冲风把钓纶。
为郎为郡意何阑,羞拂朝缨盖病颜。
赐笔任分双管赤,梳头已是二毛斑。
道孤自合先归隐,俸薄无由便买山。
出坐两衙皆勉强,此心长在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