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十年来不具眼,茅庵烧却是徒为。
三春暖气无多子,真实之言亦可师。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四十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世间虚幻的认识和对真理的追求。"二十年来不具眼",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过去二十年未能看透世事,缺乏洞察力。"茅庵烧却是徒为",这里的"茅庵"象征简朴的生活或修行的场所,诗人感叹即使生活简朴,如果内心不清醒,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无功。
"三春暖气无多子",春天虽暖,但其温暖有限,暗示人生短暂且美好事物易逝。"真实之言亦可师",诗人强调真正有价值的话语,那些能引导人们走向真理的教诲,才是值得学习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智慧的反思,提倡追求真实与内在的觉醒,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不详
千里同风见不差,僧持此语报玄沙。
不知蹉过如何也,莫是玄沙蹉过他。
岂要共出一只手,只教唤著沙弥来。
铁铛无脚又无耳,墙下春深荠叶开。
坐禅成佛生妄见,磨砖作镜妄尤多。
打车打牛俱是妄,搅得心肠没奈何。
你若学他看,牛皮真个穿。
长年横案上,字义自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