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漆塘绝顶见太湖

泊舟阊门道,汀渚生夕曛。

严程指明发,展侧及宵分。

鸡鸣舟人语,柔橹声相闻。

浩渺烟波间,鸥鹭自成群。

轻霞冠初景,远巘敛馀氛。

日出照蟾蜍,髣髴若纤云。

停桡止宓妃,击鼓下湘君。

情境自怡适,宁知行役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至漆塘绝顶途中所见的太湖美景,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晨昏交替时分湖面上的光影变幻,以及舟行水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首句“泊舟阊门道,汀渚生夕曛”,描绘了船只停泊在阊门外的河岸,夕阳余晖洒在水边的小洲上,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接着,“严程指明发,展侧及宵分”描述了行程的紧迫,从清晨出发直至深夜,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劳顿形成对比。

“鸡鸣舟人语,柔橹声相闻”则通过鸡鸣和舟人的交谈声,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生活气息。随着“浩渺烟波间,鸥鹭自成群”的描述,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湖面上鸥鹭飞翔,与船只相伴,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自然图景。

“轻霞冠初景,远巘敛馀氛”描绘了日出时分,轻盈的霞光覆盖着初升的太阳,远处山峦的雾气逐渐消散,展现出一天新的开始。最后,“日出照蟾蜍,髣髴若纤云”以日出照亮湖面,仿佛将月光下的蟾蜍映照得如同轻柔的云朵,巧妙地将月与日的意象融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停桡止宓妃,击鼓下湘君”运用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敬畏。这里“宓妃”和“湘君”分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和湘水女神,诗人希望像他们一样,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其中的宁静与美好。

“情境自怡适,宁知行役勤”则是诗人对旅途劳顿的反思,尽管舟行劳苦,但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体悟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28)

王世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泊芙蓉湖玩月

今宵仲冬月,忽发沧洲兴。

进艇延素光,开樽坐青镜。

霜含烟树远,塔挂寒山静。

何处洞箫声,鱼龙夜深听。

形式: 古风

秋夜寄陆子和

揽衣步前除,白露被高桐。

枝叶莽零落,大地回悲风。

明月起夕愁,东壁鸣寒虫。

四时一何速,天地无终穷。

嗟彼客游子,终岁常飘蓬。

十月寒无衣,薇藿腹不充。

何事不归来,孤此青桂丛。

欲寄尺素书,不见双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得于鳞书

伊予河梁别,杨柳方依依。

分手几何时,蟋蟀鸣庭帏。

商飙率已厉,白露沾人衣。

感时怀同袍,中心怆以摧。

不惜故人远,但伤知音稀。

长叹谢流俗,高卧掩重闱。

忽逢云中翼,开缄见音徽。

殷勤骨肉言,夙昔岁寒期。

临风再三读,慰我长渴饥。

喜极复垂涕,愿随黄鹤飞。

形式: 古风

春暮将赴汝南广川舟中寄怀京邑诸游好三首(其一)

昔来严霜零,春阳忽已暮。

盛年不再逢,嘉会岂常遇。

何况凌云才,艺苑振高步。

眷予失群羽,不吝千金顾。

留连曲水游,感慨河梁赋。

嬿婉能几时,俛仰即岐路。

车马盈道旁,孰测心所慕。

冀阙何岧峣,浮云日驰骛。

敛辔临长河,徘徊不能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