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冷

树绕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

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树木围绕着宽阔的池塘,月光映照下树影婆娑。
村庄远处的捣衣声和田野里的笛声,隔着藤蔓在风中飘荡。

注释

树:树木。
绕:围绕。
池:池塘。
宽:宽阔。
月影:月光的影子。
多:繁多。
村砧:村庄里捣衣的声音。
坞笛:田野中的笛声。
隔:隔着。
风萝:风中的藤蔓。
西亭:西边的亭子。
翠被:绿色的被子,这里比喻池塘的绿色水面。
薄:微弱。
一夜:整夜。
愁:忧愁。
向:对着。
败荷:凋零的荷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愁思。"树绕池宽月影多"中,"树绕池"指的是树木环抱着池塘,而"月影多"则是因为秋夜清冷,月亮明净,使得树影在池中的倒映尤为清晰。

"村砧坞笛隔风萝"一句,"村砧"即村里的捣衣石,其声响起,如同农家妇女的劳动曲调。"坞"指的是小丘或土堆,而"笛"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形容着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宛如笛声。"隔风萝"则是说这些声音在风中传递,穿越了萝藦。

第三句"西亭翠被馀香薄","西亭"指的是西边的亭台,而"翠被"形容着翠绿色的竹林或草地。"馀香"则是指竹叶间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薄"字暗示这馀香并不浓郁,但却别有一番清雅之意。

最后一句"一夜将愁向败荷",诗人将内心的忧愁倾泻在夜晚,对着那些已经凋零的荷花。这里的"败荷"不仅是自然界秋天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萎靡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孤独、寂寞的体验。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夜意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

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定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

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