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畴昔人归老,于兹望白云。
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张侍郎中隐堂》。诗中,诗人通过对张侍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畴昔人归老"一句,暗示了张侍郎在年迈时选择了归隐,"于兹望白云"则描绘出他悠然自得地望着远方的白云,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
"门高知后庆",通过高大的门庭,暗示了张侍郎家声之隆,而宾客的到来诵读他的美德,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德行。"草树中园秀"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衣冠旧里闻"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怀念,如同衣冠楚楚的人物从古老的故乡传来。
最后两句"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诗人以江令(晋代名士)的宅第为比,表达出对张侍郎选择的深深理解,宁愿像江令那样在寂寞的淮河边度过,也不愿追求世俗的热闹。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张侍郎的高尚品格和淡泊生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青骊渡河水,侠气动刀环。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
地形通柏谷,秋色满榆关。
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公答七言夸笋笴,我无千里学骐驎。
夜吟谢朓澄江练,露湿陶潜漉酒巾。
归去应将锦囊贮,已胜珠玉莫愁贫。
白草南山猎,调弓发指鸣。
原边黄犬去,云外皂雕迎。
近出长陵道,还看小苑城。
聊从向来骑,回望夕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