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

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

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閒。

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

恍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

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

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

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閒。

忽思乡社岁,日晏未开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的静谧景象。开篇“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两句,设定了时节和环境,表达了冬天即将过去而气温尚未转寒的感觉。接着,“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写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一种神秘感受,那五里的雾霭仿佛有人在守护着群山,使得这些山峦被雾气所笼罩,显得格外神秘。

“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閒”两句,则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如斧斤之声、鸟鸣之音,勾勒出一幅冬日山林中的生动画面。诗人在此也流露了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喜爱。

“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表达了诗人对声音来源的好奇和探寻,以及那种在广阔环境中却又显得渺小无边的感觉。紧接着,“恍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则是对景物的一种超然感受,将眼前的山林比作秋日的湖水,与高远的天空相连,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自由。

“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写出了山林在阳光照射下的变化,以及树木与山峦逐渐显露真容的情景。接下来的“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则描绘了阳光穿透林间,照亮了远处的山势和近前的小屋。

最后,“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閒。忽思乡社岁,日晏未开关”,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早晨清新的喜悦,以及对周遭环境的熟悉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乡愁,对远方家园和过往岁月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篇颇具意境和情感色彩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闽中早春

愁见繁云帖死灰,骤喜春从天际回。

晴云流烂满峰起,潋滟陂塘泉脉来。

春归欲验将何许,柳腰杏颊知春处。

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

暖景犹疑是故园,纷红糅白终萧然。

黄茅不受春色染,化工无地施妖妍。

老夫此时三叹息,晴霭暄风总轻掷。

缘冈绕涧试幽寻,好鸟一声山桂碧。

却忆当年汉水边,花光柳色媚晴天。

江头醉罢日将落,芊眠草色生长烟。

秪今春事知何有,伤心万里空回首。

中原但有骨如麻,杜曲应无花似酒。

我今流落荒山隈,秋蓬作鬓心催颓。

逢花政恐被花恼,幸兹寂寞无狂媒。

闭门睡足高舂后,炉烟一炷消清昼。

形式: 古风

乘舟阻风

泽国天低星斗湿,疾风吹波作山立。

岸头草木皆震动,鸡犬鸣吠纷相及。

通宵万窍无停声,平明更作春涛惊。

青天东下日杲杲,风伯盛怒何当平。

人言航河只一苇,咫尺犹须论万里。

乃知世事不可期,指点舟人转船尾。

常悲无梁越长川,我今操舟翻百难。

平生所遇半如许,岂独此事堪长叹。

吁嗟屏翳真可鄙,岁岁祠官费秩礼。

我闻敌骑南渡年,万里长江波不起。

形式: 古风

借居

借屋得修竹,复近清江湄。

衡门独看雪,众物有馀姿。

幽鸟下庭静,野泉通棹迟。

既谐避世心,况与尘事违。

幸无井臼劳,未免亲锄犁。

已放西山烧,种粟方俟时。

此外复何作,闭门但成诗。

形式: 古风

哭孙信道

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

新陇预知成马鬣,旧书何苦似蝇头。

孟郊骨相终赍志,贾谊才能竟不侯。

寂寞声名千古事,定知无益夜台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