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二首(其一)

人生何必论才良,贤否穷通脱未量。

运否蛟龙犹蠖屈,时来鸟雀亦鹰扬。

王侯蝼蚁同归尽,钟鼎山林各所藏。

何用作文嗟不遇,已将名利等蝇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何必执着于才能和品德的评价,人生的高低起伏还未定论。
即使命运不佳如蛟龙困顿,时势有利时小鸟也能展翅高飞。
王侯与平民最终都会化为尘土,富贵或隐逸各有其归宿。
何必哀叹怀才不遇,我们早已将名利看作苍蝇般微不足道。

注释

才良:才能和品德。
贤否:是否贤能。
穷通:困厄与显达。
脱未量:还未确定。
运否:命运不佳。
蛟龙:比喻有才能的人。
蠖屈:比喻受挫或困顿。
时来:时机到来。
鸟雀:比喻普通人。
鹰扬:比喻飞黄腾达。
王侯:古代贵族。
蝼蚁:比喻微小的人。
同归尽:最终都归于尘土。
钟鼎山林:比喻富贵与隐逸。
各所藏:各有其不同的归宿。
作文:作诗感叹。
嗟不遇:哀叹怀才不遇。
名利:名声和利益。
蝇翔:比喻微小的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遣兴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人生何必论才良,贤否穷通脱未量。”开篇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才智、善恶、贫富、成功与失败等现象持平常心态,不去过多评判。张嵲借此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

“运否蛟龙犹蠖屈,时来鸟雀亦鹰扬。”这里运用了蛟龙与鸟雀的不同境遇,说明了命运的无常和机遇的转瞬即逝。蛟龙在古代神话中有变成龙的故事,而蠖屈则是它未变之前的卑微状态;鸟雀则可能一跃成为鹰扬,表现出张嵲对时运变化的一种宿命论观点。

“王侯蝼蚁同归尽,钟鼎山林各所藏。”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生与死、贵贱的平等,以及物质财富终将被大自然所吞没的主题。王侯指的是高贵的人物,而蝼蚁则是微小的昆虫,他们最终都无法逃脱生命的宿命;钟鼎象征着权力和财富,山林则代表了自然界,这里暗示了一切人间的争斗与积累都是暂时的。

“何用作文嗟不遇,已将名利等蝇翔。”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态度,以及文学创作对于个人的命运无能为力的感慨。张嵲似乎在说,即便是通过写作来追求名声,也不过是在虚空中追逐,终究如同蝇虫般渺小而毫无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潭州道中

青山接云云接天,碧林溪树两相鲜。

地连诸徼分秋色,天近平湖识渚烟。

望尽好峰仍注目,赏馀幽树更垂鞭。

是身已作无赀省,乘兴将随下濑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褒城县雨中

岭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倾。

山气昼侵幔,滩声夜入城。

子真空旧隐,褒姒谩垂名。

访古多磨灭,秋风山树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永睦县高斋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

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

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蘋末挹雄风。

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似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竹

南州困歊暑,蔽映资筼筜。

帘捲午阴静,窗开夕气凉。

径幽怜笋密,庭空喜干长。

相期待岁晏,持以凌繁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