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其二)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形式: 偈颂 押[队]韵

鉴赏

这首偈语展现了佛教中空性与自由的哲学思想。"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开篇以布袋为喻,象征着内心的空灵与自由,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虚空无挂碍"更是强调了心灵的解放,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羁绊。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自由的境界。"展开遍十方"意味着心灵的广阔与无垠,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探索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入时观自在"则表达了在当下时刻,通过观照内心,达到自在的状态。这里的"自在"不仅指身体的放松,更深层次地指的是心灵的解脱与超脱,即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平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偈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我,体验内在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22)

契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其三)

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

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

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

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偈(其四)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偈(其五)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其六)

由贪沦堕世波中,拾却贪嗔礼大雄。

直截凡情无所得,圆明寂照汝心宗。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