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杜鹃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杜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其引发的情感波动。
首句“万花开尽弄芳菲”,以“万花”开尽,引出杜鹃花的登场,仿佛在众多花卉中,杜鹃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其芳菲之美。接着,“踯躅青山遍翠微”,通过“踯躅”(即杜鹃花)点缀于青山之间,渲染出一片翠绿与鲜艳交织的美景,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谢豹啼时千萼吐”,运用拟人手法,描绘杜鹃花在谢豹(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常与杜鹃花相关联)啼鸣声中绽放,千朵杜鹃花竞相开放,营造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而“锦城梦到乱红飞”,则将杜鹃花比作锦城中的乱红,随风飘散,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杜鹃花的美丽与短暂。
“朱颜一顾春将老”,诗人通过“朱颜”(指女子的红润面容,这里借指杜鹃花的鲜艳)的一瞥,暗示春天即将逝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游子初看泪满衣”,游子初次见到如此美丽的杜鹃花,不禁感动得泪水盈眶,体现了杜鹃花对人心灵的触动。
最后,“独有幽人情思薄,枝头空叫不如归”,诗人以“幽人”(隐居者)的视角,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在杜鹃花枝头,幽人独自低吟,感叹着不如归去,或许是对现实的无奈,或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复杂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