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世态如轮转,劳生岂定期。

否终还受泰,乐极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幻化,安得證无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世间万物如同车轮般轮回,人生的劳苦怎能预知其终期。
困厄之后必有好转,快乐到极点也会转为悲伤。
商朝敬重贤相伊尹,秦国却杀害了丞相李斯。
若不能洞察世事变化,又如何能证悟无为而治的境界。

注释

世态:世间情况。
如:如同。
轮转:车轮般循环。
劳生:艰辛的生活。
岂:怎能。
定期:预知其期限。
否:困厄。
终:结束。
泰:顺利。
乐极:快乐到极点。
又:然后。
生悲:产生悲伤。
商代:商朝。
尊:尊敬。
伊尹:商朝贤相。
秦庭:秦国朝廷。
戮:杀害。
李斯:秦朝丞相。
未能:不能。
知:洞察。
幻化:世事变化。
安得:怎能。
證:证悟。
无为:无为而治。

鉴赏

这首诗名为《偶成》,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以世间万物的轮回流转为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世态如轮转"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事态的起落更迭,暗示人生在世犹如车轮般周而复始。"劳生岂定期"则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确定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安逸。

接下来,诗人通过历史典故来阐述人生的起伏:商朝时伊尹备受尊崇,而秦朝末年李斯却遭受杀戮,这说明无论地位多高,富贵荣华都可能瞬间逆转,"否终还受泰,乐极又生悲"正是这一道理的体现。

最后两句"未能知幻化,安得證无为",诗人感慨人们往往难以看透世事的虚幻变化,无法达到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无为"境界。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人生无常和因果循环的理解。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宿山院

一宿无尘境,相留静话长。

秋声归古木,月色满空廊。

岚气侵衣润,溪泉漱齿凉。

终期整瓶锡,来此掩闲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仲系上人房

偶从支遁约,深夜宿闲房。

窗静灯遗烬,庭寒树有霜。

禅心论的的,尘事省茫茫。

又说天台去,林间扫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仁侄

庭木西风动,闲轩落叶稠。

梦回霜月晓,信断海山秋。

道性归无念,孤吟已绝愁。

况疏林下约,烟水路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天台守能上人

台岭林泉胜十洲,忘机长往更无愁。

考槃高趣何人识,招隐新题几处留。

深夜定回华顶月,经年书断海门秋。

谁知抱疾西湖上,南望云山想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