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朱浪潘子云汉臣季子也汉臣既物故持其季父圣与诗来因问堪村徐季登其健如昔昔戊戌省试后道出昌化馆于汉臣一日同访季登遇榜下第于渡口今三纪矣因子云告别有感前事作此章以饯之为我谢圣与兼简季登

朱浪山春啼杜鹃,溪南溪北刺舠船。

人生几度年三十,世路重逢事百千。

客已倦游今老矣,君须揖别故凄然。

从容有问居閒意,为说湖庄水一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朱浪山春天杜鹃鸟啼叫,溪水南北穿梭着小舟。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次度过三十岁,世间的路重逢之事无数。
我这游子已经厌倦漂泊,如今老矣,与你分别令人感伤。
从容地询问我闲居的心境,就请讲述那湖庄旁的一片汪洋。

注释

朱浪山:地名,可能指代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杜鹃:鸟类,又称子规,叫声凄美。
刺舠船:形容小舟如鱼刺般穿梭在溪流中。
年三十:指人生的某个年龄阶段。
世路:世间道路,比喻人生经历。
故凄然:旧有的、熟悉的悲伤情绪。
居閒意:闲适的生活态度或心境。
湖庄:湖边的庄园或住所。
水一川:形容湖面宽阔,水流连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朱浪山中的景色,杜鹃鸟在山中啼叫,溪流南北穿梭着小舟。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岁月匆匆,世路上的际遇繁多且变化无常。他提到自己已经厌倦了漂泊,年事已高,而友人潘子云即将离别,令人心生凄凉。诗人借此机会向友人传达闲居生活的意愿,并邀请他们分享湖庄的宁静,那里有一片宽阔的水面。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深深感慨。曹彦约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明之亦和诗来复次前韵

当年莫逆尚忘年,今日霜蓬入鬓边。

已歃花盟犹习惰,骤迎诗敌敢攻坚。

依栖有幸乌南绕,会合难并蚁左旋。

著我画图添李邵,丹青那复起龙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中同官游野园

忙了三年乍得閒,便乘风雨看溪山。

可怜过眼事多少,都不关心春往还。

老至但惊霜上鬓,兴来聊复酒开颜。

如今便作游人唤,更欲徜徉紫翠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雨后早行

鼓钲攒点担先行,未报平安睡已惊。

灯火避明天弄晓,鸟乌无乐雨悭晴。

唤来野渡水新涨,饱得晨炊烟自横。

驿使岭头无一信,笋舆咿轧强贪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行宿高冈人家戏成口号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骤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