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早行

鼓钲攒点担先行,未报平安睡已惊。

灯火避明天弄晓,鸟乌无乐雨悭晴。

唤来野渡水新涨,饱得晨炊烟自横。

驿使岭头无一信,笋舆咿轧强贪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敲击铜锣声点点,挑夫走在最前面,还未收到平安消息就已心惊。
灯火闪烁,避开白天的阳光,直到拂晓时分,鸟儿因雨而无法欢唱。
叫来渡口,河水新涨,炊烟袅袅升起,自然成景。
驿站使者在山岭上没有带回任何消息,驾着竹制小车,勉强赶路。

注释

鼓钲: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类似小鼓。
攒点:密集排列,这里形容敲击声频繁。
饱得:足够,充足。
笋舆:竹制的小车,古时常见于山区运输。
咿轧:形容竹舆发出的声音。

鉴赏

这首宋诗《雨后早行》是曹彦约所作,描绘了雨后清晨赶路的情景。首句“鼓钲攒点担先行”,以敲击的鼓声和挑夫们担子的声响,形象地展现了早行时的热闹与匆忙。次句“未报平安睡已惊”,表达了诗人因担忧旅途安危而难以入眠,即使天还未亮就已起身。

第三句“灯火避明天弄晓”,通过写沿途人家点亮灯火,试图驱散黎明前的黑暗,暗示了雨后的清冷和黎明的临近。第四句“鸟乌无乐雨悭晴”,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气氛,连鸟儿也因雨而无法欢快鸣叫,天气阴沉,晴朗无望。

第五句“唤来野渡水新涨”,描绘了雨后溪流上涨,增添了行路的难度,也显示出自然的变化。第六句“饱得晨炊烟自横”,则通过炊烟的升起,暗示了村庄的临近和生活的气息。

最后一句“驿使岭头无一信,笋舆咿轧强贪程”,表达了诗人期盼的落空,因为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赶路,乘坐的简陋竹制小车(笋舆)发出吱呀声,显得格外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雨后早行的艰辛与期待,以及对家书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雨行宿高冈人家戏成口号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骤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雨雪中岁享卧病不能陪位令诸子代拜

岁事无多世事忙,病夫终日卧藤床。

雪积易消春已近,雨来无节昼偏长。

朝仪尚想三回舞,岁享难持一瓣香。

莫道盖棺便无事,义方犹欲训诸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饮良父弟横舟

簿书日月费消磨,华鄂归来乐事多。

已涉一川舟自在,相安众口曲平和。

人生正好乘流止,尘世相逢对酒歌。

欲泛五湖真浪语,浮家犹足镇风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其三)

子也吾尝友,天乎独异渠。

仕无通籍禄,家有厚斋书。

讲说来匡鼎,风骚藉子虚。

争荣森窦桂,训不负蕃畬。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