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宪副所藏盛行之画梅竹石

豸史江公好种树,疏梅瘦竹百般许。

亦有怪石中离立,近观远观皆有趣。

江公仕宦挂金鱼,年来六十归悬车。

风雪闭门刚此对,千红万紫都不须。

草堂一轴画高挂,怪石之怪见者诧。

平泉醒酒未足珍,得恐初平精魄化。

红梅蜡梅参差开,点画殊自天然来。

山谷见之当二绝,逋仙马首应迟回。

乱竹数茎尤自好,酒酣想像一笔扫。

今人谁复更王猷,未必见君肯倾倒。

吾闻江东盛行之,画史之中此白眉。

请观放笔为此画,若与造化争神奇。

虽然画亦竟何取,玩物丧志古人语。

劝君见画莫便誇,且看江公真意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名为《题江宪副所藏盛行之画梅竹石》。诗中描绘了江公喜好种植树木,疏梅瘦竹与怪石相映成趣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公在仕途之余,以自然为伴,享受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诗中提到江公曾官至高位,但已年届六十,选择归隐。在风雪中闭门独坐,与自然界的梅花、竹子和怪石相对,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草堂内悬挂的一幅画作,不仅展现了怪石的奇特,也描绘了红梅与蜡梅的生机勃勃,仿佛山谷中的景色跃然纸上,引得苏东坡与林逋等文人雅士赞叹不已。

诗的后半部分则探讨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观赏艺术作品时的心态。提醒人们在欣赏画作时,不应仅停留在表面的美,而应深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背后的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江公所藏画作的高度评价,并鼓励读者在欣赏时,不仅要看到画作的外在之美,更要领悟其深层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题雪舫草虫图

雪舫前身钱舜举,草虫妙得写生趣。

别驾携来访草堂,观物眼开颜惨沮。

蔓草芝兰正不分,驽骀骐骥兼共处。

画工画笔纵入神,麟笔圣意未知主。

嘉蔬玉食鼎鼐需,胡为下与百卉伍。

百卉丛生不知名,岐农世远昧损补。

游蜂衮衮苦不尝,乱蝶翻翻炎自舞。

妖蟆往岁蚀太清,下食百虫焦九土。

安得舜弦此一挥,坐使薰风回太古。

吁嗟变化物纷纭,造化无心何去取。

君不见庙廊燮理坐伊周,昆虫草木皆得所。

形式: 古风

题斗山图

繁星亘天斗斟酌,峻极无山岱宗若。

惟人曰为万物灵,千年几见圣贤作。

淮南半涔儒仙流,牛刀小试南海陬。

琴堂夜作三刀梦,海角天涯汗漫游。

临歧出我一钜轴,巍然山斗个中收。

欲携山斗过海去,斗大一州无放处。

光芒万丈烛丹霄,气象千寻镇寰宇。

罗浮道士来结缘,与君云表相周旋。

相期跳出九垓外,飘然挥手淩紫烟。

登东固云托,骑箕未极乐。

既然凋三光,岂但块五岳。

物外无人炼大还,世上徒知慕韩学。

形式: 古风

题画菜为罗方伯

菜兮菜兮始泥蟠,一朝尚膳趋金銮。

灵根中禀天地塞,奕叶下陋桃李繁。

天然不似孤竹若,英气宜带梅君酸。

至味已实商说鼎,高韵耻荐金张盘。

当其栖迹东湖地,百钱争售如蜂攒。

及乎虎啸出扶汉,人以诸葛姓字安。

出处大节如白日,芬香广播天地间。

丹青谁此夺天巧,写入绞绡对吟坛。

吟坛主人广藩伯,知味平生作友看。

每持资斧除恶本,长扇仁风培善根。

蚤晚大拜入廊庙,即此一味呈琅玕。

顿令苍生无此色,多士和根如蔗餐。

我当为作菜君传,万古流传定不刊。

形式: 古风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

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

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

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

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

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

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

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

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

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

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

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

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