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王箴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注释

凭:凭仗,烦请。
离觞:离杯,即离别的酒宴。

鉴赏

这首《临江仙·送王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久居成都后因友人离去而引发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首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写诗人已经十年没有回想起故乡成都,但朋友的到来让他不禁回忆起过去。"因君未免思量",朋友的存在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凭将清泪洒江阳",诗人借着江水寄托哀思,泪水洒向江面,显得情感深沉。"故山知好在",诗人想象故乡依旧美好,然而自己作为孤独的旅人,倍感凄凉。“坐上别愁君未见”,诗人表达出对朋友离去的离愁,这份愁绪并未被对方察觉。

"归来欲断无肠",暗示离别之痛几乎让诗人的心肠寸断。最后两句"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诗人以驿站为喻,感叹自己的漂泊不定,不知何处才是真正的故乡。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苏轼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

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减字木兰花.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

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飐红轻。时上凌霄百尺英。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綵舫。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