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砦子山的壮丽景色与战略地位。诗人姚燮以磅礴的气势,将砦子山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其在边防中的重要性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鲸川势南下,拒浪出斗城”描绘了山势如鲸鱼般蜿蜒南下,阻挡着汹涌的波浪,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接着,“城孤兀天石,瞰碧何亭亭”进一步强调了砦子山的独立与高耸,俯瞰碧绿的景象,显得格外挺拔。
“背山千百灶,藉以作卫屏”描述了砦子山背后连绵的山峰,如同无数烽火台,构成了防御的屏障。接下来的“缘险供遐览,掌握无遁形”则表现了砦子山险峻的地势,不仅便于观察远处,更能控制周围的地形,使敌人无处可逃。
“蛟虎两门户,夺隘追粤舲”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口比作蛟龙和猛虎的门户,强调了砦子山作为边防要塞的重要性。而“万里去一色,北极入眦平”则描绘了站在砦子山上,可以远眺万里江山,甚至能望见北极星,展现出其视野的辽阔。
最后,“层霄炯丹日,跋浪无游鲸”表达了即使是在云霄之上,太阳依然明亮,海浪中没有游动的鲸鱼,象征着砦子山的稳固与安全。而“边羌久贴附,防春安庸兵?”则点明了砦子山在边疆稳定与防御中的作用,长久以来安抚了边疆的民族,确保了边防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砦子山作为战略要地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