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南丰宰赵虚斋二章(其二)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形式: 古风

翻译

宁可食薇充饥,宁可身穿粗布。
我独自观察广袤世界,向着明亮的皓月招手。
清风也懂得人的感受,轻轻吹过幽深的林梢。

注释

有口:宁可。
宁食:宁愿吃。
薇:野菜,这里代指简朴生活。
衣褐:穿粗布衣服。
居然:竟然,独自。
八荒:古代称四方最远处,这里指广袤的世界。
独立:独自站立。
皓月:明亮的月亮。
清风:清凉的风。
知人:理解人的心情。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幽樾:幽深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利登的作品,名为《赠南丰宰赵虚斋二章(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情怀。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物质条件简陋,只要能够生存和保持体面,就已经心满意足。这里的“薇”指的是野菜,意味着不挑剔饮食;“褐”则是粗糙的布料,象征着简单的生活。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诗人在这两句中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居然”意味着平静地居住,“八荒”则是古代对四方及四隅之外、即天涯海角的称呼,表示广阔无垠;“独立招皓月”,则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邀请明亮的月光共度时光。

最后两句,“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在这里,“清风”象征着纯洁和自然,“亦知人”表达了诗人认为大自然也能理解人的情感;“萧萧”形容风声,“动幽樾”则是指树叶随风摇曳,产生出柔和的声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趣。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南丰宰赵虚斋二章(其一)

芳鲜桃李花,烨弈春风道。

春风不可名,桃李花自笑。

人闲双睫净,玉立军峰峭。

形式: 古风

水调歌头

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

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

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

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

日月换飞涧,风雨老孤松。

千岩万壑秋重,白气接长空。

一笑掀髯徐起,苍佩腰间相照,犹自涌晴虹。

桑海几番覆,人尚醉春风。横白石,结绿绮,送飞鸿。

十年梦事消歇,长剑吼青龙。

却笑人间多事,一壳蜗涎光景,颠倒死英雄。

云日空濛里,玉鹤任西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风入松

断芜幽树际烟平。山外又山青。

天南海北知何极,年年是、匹马孤征。

看尽好花成子,暗惊新笋抽林。岁华情事苦相寻。

弱雪鬓毛侵。十千斗酒悠悠醉,斜河界、白日云心。

孤鹤尽边天阔,清猿咽处山深。

形式: 词牌: 风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