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挽辞

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

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还。

无儿漫黄卷,有母亦朱颜。

俛仰平生事,相看一梦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灵车载着亡者驶向新的墓地,哀伤的挽歌回荡在空旷的山间。
虽然名声和碑文永存,但灵魂只是暂时随着纸钱回归尘世。
没有子嗣的他,只剩下满屋的书籍陪伴,母亲依然红颜未老。
回顾一生,所有的往事都在俯仰之间,如同一场梦幻般短暂。

注释

丧车:灵车,用于运送死者的车辆。
新垄:新的坟墓或墓地。
哀挽:悲哀的挽歌或悼念。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
名与碑:名声和墓碑,象征永恒的记忆。
暂还:暂时的回归,指灵魂附在纸钱上被烧掉。
无儿:没有儿子。
黄卷:泛黄的书卷,代指亡者的学问或遗产。
朱颜:红润的面色,形容母亲仍然健在。
俛仰:低头抬头,表示回忆或反思。
一梦间:如同一场梦,形容人生短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孙君挽辞》。诗中表达了对逝者孙君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葬的场景,丧车即运送遗体的车辆,上新垄表示将遗体安置在新的墓地中。哀挽是指悲痛的挽歌,转空山则形象地表达了逝者的灵魂似乎在空山中游荡。

"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还。"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逝者孙君的缅怀之情。名即声名或遗名,碑指墓碑。诗人希望逝者的名字能够长久流传,而逝者的灵魂则像是随着祭祀的帛带暂时回到了人间。

"无儿漫黄卷,有母亦朱颜。"

这两句描写了逝者生前的一些情况,无子孙的孤独和母亲年迈色衰的景象,通过黄卷和朱颜来形容生命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俛仰平生事,相看一梦间。"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俛仰即生活中的种种起伏,平生事指平日里的事务。相看一梦间则是说所有这些都像是短暂的一场梦,令人唏嘘。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深沉,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和哀悼,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扬雄二首(其二)

子云平生人莫知,知者乃独称其辞。

今尊子云者皆是,得子云心亦无几。

圣贤树立自有师,人知不知无以为。

俗人贱今常贵古,子云今存谁女数。

形式: 古风

扬雄二首(其一)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

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

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

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

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形式: 古风

收盐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

穷囚破屋正嗟欷,吏兵操舟去复出。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形式: 古风

有感

忆昔与胡子,戏娱西城幽。

放斥仆与马,独身步田畴。

牛竖歌我旁,听之为久留。

一接田父语,叹之胜王侯。

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

顾常轻千乘,只愿足一丘。

子时怪我少,好此寂寞游。

笙簧不入耳,又不甘醪羞。

那知抱孤伤,罢顿不能遒。

世味已鲜少,但馀野心稠。

乖离今十年,班发满我头。

昔兴亦略尽,食眠常百忧。

每逢佳山水,欲往辄复休。

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