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天鸟飞尽,两岸芦花发。何处一舟来?
清江上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晚景图。开篇“长天鸟飞尽”,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片辽阔宁静的天空,所有的鸟儿都已归巢,只留下一片深邃的寂静。接着,“两岸芦花发”一句,将视线引向了江岸,芦花盛开,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芦花的洁白与江水的清澈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
“何处一舟来?”这一问句,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探寻那从远处缓缓驶来的孤舟,它打破了江面的平静,也唤醒了观者心中对远方的遐想。最后,“清江上秋月”以月光洒满江面作为收尾,不仅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更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脱的美感和淡淡的忧伤,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静谧与美好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江晚》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江边晚景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不详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梦入青山去,独寻云侣游。
依稀携手处,月出石门秋。
过懒愧前垢,晨起亦已勤。
开门扫积叶,苔色一何新。
不知何夕雨,馀湿未生尘。
初日照修竹,青山可怜人。
俯仰衡门下,谁知此意真。
龙化不改鳞,士达不改身。
借问当路子,如何弃贱贫。
仲尼称大圣,原壤乃狂人。
光武有天下,严陵实隐沦。
故旧不可忘,何况师友亲。
呜呼千载下,此道如埃尘。
客至固足喜,不至静亦佳。
柴门终日掩,风过有时开。
岂不念笑言,轻易交成乖。
庭柯有好鸟,众音何喈喈。
晨征暮来止,乃与我心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