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提刑贾司门青

前年乘舟护南河,宛丘官舍酣且歌。

去年持节忧犴狱,驱车道路日不足。

今年春风尘土黄,远赴三州议繇役。

天子忧民法令新,整齐百事无闲人。

苗耘发栉何时已,回首昔游如梦寐。

区区学舍曾未知,春晚日长唯有睡。

才智有馀安得闲,疏慵顾我自当然。

喜君未忘太平事,独称赦书旌孝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提刑贾司门青》,主要描述了诗人对友人贾司门的赞扬和对其工作的感慨。前两句回忆了贾司门去年在宛丘官舍忙碌而欢乐的情景,接着写到他今年春天因处理繁重的徭役事务而奔波劳碌。诗人赞赏天子关心民生,法律严明,使得百事有序。

诗中“苗耘发栉何时已”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暗示贾司门的职责不仅限于司法,还包括关注农业生产。诗人感叹自己在学舍中无所事事,只能度日如梦,与贾司门的忙碌形成对比。他自嘲才智虽有余,却未能像贾司门那样有所作为,流露出对友人勤勉的敬佩。

最后两句,诗人以贾司门不忘太平之事,特别是表彰孝子的行为为乐,表达了对友人的肯定和对公正执法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赠德仲

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市,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

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

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

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形式: 古风

襄阳古乐府二首(其一)野鹰来

野鹰来,雄雉走。苍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

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

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雉肥兔饱走不去,野鹰飞下风萧然。

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

高台不可见,况复呼鹰子。

长歌野鹰来,当年落谁耳。

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强。

北兵果南下,扰扰如驱羊。

鹰来野雉何暇走,束缚笼中安得翔。

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

形式: 乐府曲辞

襄阳古乐府二首(其二)襄阳乐

谁言襄阳苦,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来买槎头缩项鳊。

形式: 乐府曲辞

魏佛狸歌

魏佛狸,饮泗水,黄金甲身铁马箠。

睥睨山川俯画地,画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军如使指,奔驰万夫凿山觜。

云中孤月妙无比,青莲湛然俯下视。

击钲卷旆抽行营,北徐府中军吏喜。

度僧筑室依云烟,俯窥城郭众山底。

兴亡一瞬五百年,细草荒榛没孤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