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

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

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

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

尝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

小人谅处阴,君子树大功。

永愿厉高翼,慰我丹桂丛。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光仿佛抢走了夜晚的幽静,思绪飘渺无法平静。
夜晚漫长,霜雾弥漫,年终时节淮海之风更加强劲。
满月在山中明亮,十五之夜团圆共享。
露水凝结,琴弦似乎断绝,举杯对月,却只有空洞的美酒。
清冷的月光如液体流淌,灿烂的光辉难以再见。
常常担心银河遥远,只能坐在一旁看尽烟霞景象。
小人只求安逸,君子则建树大业。
永远渴望振翅高飞,以慰藉我心中的桂树林。

注释

蘅若:月光。
夺:抢走。
幽色:夜晚的幽静。
恍:飘渺。
宵长:夜晚漫长。
霜雾:霜雾。
岁晏:年终时节。
团团:满月。
离夕:十五之夜。
露凝:露水凝结。
朱弦:琴弦。
兰玉:美酒。
清光液流波:月光如液体流淌。
盛明:灿烂的光辉。
河汉:银河。
烟景:烟霞景象。
小人:小人。
谅:只求。
君子:君子。
厉高翼:振翅高飞。
丹桂丛:心中的桂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谷之夜,明月当空的幽静景象。诗人在月光下沉醉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中。"蘅若夺幽色"通过水草随风摇曳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微妙的变化。"衔思恍无悰"则表明诗人思考深邃而又难以言状。

"宵长霜雾多"描绘了夜晚漫长而寒冷,天气中带有湿润和凉意的场景。"岁晏淮海风"则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以及季节的更替,这里的“淮海”可能是指淮河与海洋之间的地理范围,也象征着距离的遥远。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中的"团团"形容月亮圆润完整,而"三五"则指十五,意味着夜色已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月亮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共同时刻和情感。

"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则是对月光变化的观察,同时也是对生命中难得美好时刻的珍惜。

"尝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友情的担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小人谅处阴,君子树大功"则是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同时也是自我期许,要像那些君子一样,为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努力。

最后,"永愿厉高翼,慰我丹桂丛"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有强大的力量去成就一番事业,并通过比喻“丹桂”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置酒行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

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百龄非久长,五十将半百。

胡为劳我形,已须还复白。

西山鸾鹤群,矫矫烟雾翮。

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

无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形式: 古风

饮马歌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

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

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形式: 古风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

形式: 押[真]韵

丈人山诗

春冻晓鞯露重,夜寒幽枕云生。

岂是与山无素,丈人著帽相迎。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