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徐州夜梦觉。北登燕子楼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寂寥的秋夜画面,以月光、清风和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明月如霜,好风如水",运用比喻,将月色比作霜,风比作水,形象地表现出夜晚的清凉与宁静。接着,"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动静结合,鱼跃水面与露珠滴落,更显夜的静谧。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通过深夜的鼓声和落叶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破碎。"黯黯梦云惊断",写出梦醒后的失落感,"夜茫茫,重寻无处",表达了寻找梦境源头的徒劳。词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借燕子楼的空荡和佳人的缺席,寄托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古今如梦,何曾梦觉",感慨人生如梦,难以醒来,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无奈。最后,词人设想未来,"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预想他日重游此地,会对今日的感慨发出深深的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苏轼在异乡夜半醒来后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徐州重阳作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明月和银烛。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阳关曲.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形式: 词牌: 阳关曲

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

惟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

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

归来衫袖有天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