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江南的旅行情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首句“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表达了面对连绵不绝的楚地山脉,旅人心中虽然有归乡之志,但眼前却是荒凉萧瑟的归途。
接下来的两句“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则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然景观。作者在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海洋颜色的变化,同时在夜深人静时聆听着江水涌动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也折射出诗人的心境。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两句,诗人借古代星宿之名——南斗,表达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剑作为古代官员的象征,被置于南斗星附近,隐喻着仕途上的羁绊和对远方家人的思念。而“书寄北风遥”则是通过北风将书信传递给远方亲人,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最后两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诗人想要借助空潭(可能指某个特定的自然景观)上的橘树来传达自己的心声,但又感到缺乏传递情感的媒介,于是只能将这份思念寄托在洛阳古老的桥上。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宣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不详
唐代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
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
作镇当官道,雄都俯大川。
莲峰径上处,彷佛有神仙。
路向荣川谷,晴来望尽通。
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
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
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昼眺伊川曲,岩间霁色明。
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
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
更怜春岸绿,幽意满前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