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吴匏庵序拙稿

且本荒荒语冗陈,品题何足动朝绅。

光堪继烛垂垂跋,覆可从瓮漠漠尘。

牵比及桓宁作我,借推于谧信因人。

咏歌聊耳存闾巷,自记尧民与舜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谢吴匏庵序拙稿》。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朋友吴匏庵序文的感谢,认为自己的文字粗糙,不足以打动达官贵人。他将自己的文字比喻为微弱的烛火,虽光亮有限,但仍能照亮前行之路;又如尘封的瓮中之物,虽被遗忘,但仍有可能被人发掘。诗人提到桓宁和谧信两个典故,暗示自己的作品虽平凡,但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被人认可。最后,他表示通过诗歌咏唱,只为保存民间的记忆,记录百姓的生活,体现了他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对自己作品的定位。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流露出作者谦虚而又自信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读陶诗二首(其一)

采菊见南山,赋诗临清流。

偶耳与物会,微言适相酬。

浩荡思惟表,其心共天游。

江不阻水逝,天不碍云浮。

后人涉雕斲,七窍混沌愁。

掩卷三太息,至山莫容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读陶诗二首(其二)

元气本无声,宣和偶宫徵。

沨沨合自然,其音无惉懘。

流之天地间,六代激绮靡。

溯观删馀什,雅岂不在是。

后来庶有知,韦柳实兴起。

更后邈无人,斯文止于此。

形式: 古风

古梅折枝歌

搰蛟不肯居西湖,穹窿山中潜作都。

千年杂与草木处,土膏沁骨苍皮粗。

雪中挛拳冻欲死,老腊又仗春风稣。

今年苦遭斤斧厄,左股割落从樵夫。

幽灵暗泣天亦黑,十斛清泪含明珠。

抱材肯受爨下辱,失势岂分沟中污。

韩湘直费百金买,何啻网著青珊瑚。

挑回市上骇众目,儿女争看来喧呼。

还疑神物有变化,白日闭户防逃逋。

金绳两道锁纽壮,禁止更插碧玉壶。

主人尚恐莫长守,请我写作流芳图。

高堂雪壁照清影,此屋此图何可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庆云牡丹

三月十日天半晴,庆云庵里看春行。

陶娘李娘俱寂寞,鼠姑照眼真倾城。

老僧却在色界住,静笑山花恼客情。

靓妆倚露粉汗湿,醉肉隔纱红晕明。

吉祥将落旧有恨,急借纸面图其生。

明朝携酒正恐谢,亦怕敲门僧厌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