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山水

忆昔往寻剡中山,南明天姥相萦盘。

客路上头穿鸟道,行人脚底踏风湍。

旦寒露重多成雨,泄雾濛云互吞吐。

仆夫相呼岩谷间,空响应人作人语。

溪穷岸断地忽平,石门壁立如削成。

隔水无数山花明,中有人家鸡犬声。

向来老眼曾到处,此境俱作桃源行。

百年留在范宽笔,水墨精神且萧瑟。

上有翰林学士之院章,恐是宣和旧时物。

林?野鹤应自在,令我相见犹前日。

时平会乞閒身归,一壑得专吾事毕。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往昔去探寻剡中的山峦,南天天姥山蜿蜒起伏相连。
险峻山路鸟道上行走,脚下踏着疾风和湍流。
早晨寒气重露水多成雨,雾气弥漫云层相互交融。
仆从在山谷间呼唤,回声空荡仿似人言交谈。
溪流尽头岸线忽然平坦,石门峭壁如同刀削而成。
隔着水能看到无数山花烂漫,其中隐约有村落鸡犬声。
过去的老眼所见皆是如此,此景仿佛桃花源一般。
百年美景被范宽画笔留存,水墨之间透露出萧瑟之意。
上有翰林学士院落的印记,恐怕是宣和年间的遗迹。
林中仙鹤想必自由自在,让我重逢仍如往昔。
如今太平盛世,我希望能辞官归隐,一心专注于我的爱好。

注释

昔:过去。
剡中:古代地名。
鸟道:险峻山路。
风湍:疾风和湍流。
雾濛云:雾气弥漫。
吞吐:交融。
岩谷:山谷。
响应:回声。
石门:峭壁。
削成:刀削般陡峭。
山花明:山花烂漫。
人家:村落。
桃源行:如桃花源般的景象。
范宽:宋代画家。
水墨精神:画风特点。
宣和:宋徽宗年号。
林?野鹤:隐居者。
前日:昔日。
时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范宽山水》描绘了诗人回忆中游历剡中山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势险峻,道路狭窄,鸟道穿行,风急水湍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人感叹山中雾气缭绕,如同仙境,空谷回音,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石门处地势开阔,山花烂漫,远处人家鸡犬相闻,犹如世外桃源。

诗人感慨眼前景色仿佛范宽笔下的水墨画,意境萧瑟而富有神韵。他还提及翰林学士院的遗迹,暗示历史的沧桑,以及自己希望能像林中野鹤般自由,将来有机会归隐山林,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一枝春.闹蛾

雾翅烟须,向云窗斗巧,宫罗轻剪。

翩翩鬓影,侧映宝钗双燕。

银丝蜡蒂,弄春色、一枝娇颤。

谁网得、金玉飞钱,结成翠羞红怨。灯街上元又见。

闹春风簇定,冠儿争转。偷香傅粉,尚忆去年人面。

妆楼误约,定何处、为花留恋。

应化作、晓梦寻郎,采芳径远。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八声甘州

向芙蓉湖上驻兰舟,凄凉胜游稀。

但西泠桥外,北山堤畔,残柳依依。

追忆莺花旧梦,回首冷烟霏。

惟有盟鸥好,时傍人飞。

听取红筵象板,尽歌回彩扇,舞换仙衣。

正白萍风急,吹雨暗斜晖。

空惆怅、离怀未展,更酒边、忍又送将归。

江南客、此生心事,只在渔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丹凤吟.幺凤

蓬莱花鸟。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

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

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

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

念故巢犹在瘴云杪。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

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

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

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

形式: 古风

六州歌头.孤山寻梅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

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

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

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

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

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

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

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