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吟.幺凤

蓬莱花鸟。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

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

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

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

念故巢犹在瘴云杪。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

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

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

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

形式: 古风

翻译

蓬莱仙境中的花鸟相伴,曾在苔枝上共眠,它们小巧可爱。
海上的仙子唤起绿衣少女的歌声笑语。
在花丛中偶尔听到她们的探询,东风吹过,带来清晨的啼鸣。
月光下,人已归去,梦醒后的凄凉,让人感叹欢乐少而愁绪多。
想起旧日的巢穴还在高高的瘴气云梢,如今却被关进雕饰的笼子,庭院深深。
音信断绝,被囚禁的雌鸟在远方城镇满怀哀怨。
最近她的衣襟渐渐短了,看着梅花又次第开放。
即使懂得收集花香寄给远方,但那罗浮春色已渺茫无踪。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苔枝:长满青苔的树枝。
仙姝:仙女。
绿衣:形容女子的服饰。
羁雌:被束缚的雌鸟。
罗浮:泛指南方的名胜之地。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丹凤吟·幺凤》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以蓬莱花鸟为引子,描述了两只小鸟在苔枝上相依相伴,娇小可爱,宛如海上的仙子被唤醒,歌声笑语回荡在绿色的花丛中。清晨,东风微拂,传来几声鸟鸣,打破了宁静,月落人散后,留下的是孤寂和梦境的凄凉,感叹欢乐时光少而愁绪多。

接着,诗人将小鸟比喻为被囚禁的女子,身处深宅大院,远离故巢,心中充满哀怨。她的翠色衣襟日渐消瘦,暗示着内心的憔悴。随着梅花再度开放,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即使能将花香寄托,但春天的遥远使情感无法传递。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鸟的遭遇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自由和亲情的渴望,以及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六州歌头.孤山寻梅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

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

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

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

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

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

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

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凤凰台上忆吹箫.听沈野云吹箫醉后有赋

琪树锵鸣,春冰碎落,玉盘珠泻还停。

渐一丝风袅,悠扬青冥。

疑把红牙趁节,想有人、记豆银屏。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追思旧时胜赏,醉几度西湖,山馆池亭。

惯依歌花月,按舞娉婷。

岁晚相逢客里,且一尊、同慰漂零。

君休惜,吴音朔调,尽与吹听。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太常引

素娥风韵自天真。似回首、趁行云。眉黛任长颦。

正宜看、啼妆未匀。

扇犀轻按,袖罗低掩,一曲广陵春。飞尽画梁尘。

曾数到、梨园几人。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忆旧游.重到金陵

怅麟残废井,凤去荒台。烟树敧斜。

再到登临处,渺秦淮自碧,目断云沙。

后庭谩有遗曲,玉树已无花。

向宛寺裁诗,江亭把酒,暗换年华。

双双旧时燕,问巷陌归来,王谢谁家。

自昔西州泪,等生存零落,何事兴嗟。

庾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

但满耳西风,关河冷落凝暮笳。

形式: 词牌: 忆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