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别台咏怀(其二)

十二连山拥白银,水晶宫阙与为邻。

鳌腾轴底思掀地,龙入窗中欲攫人。

水立九天云四海,风乘万里日三神。

临渊翻洒垂堂泪,虮虱从何有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壮丽的景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宏伟与神秘。开篇“十二连山拥白银,水晶宫阙与为邻”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连绵的山脉比作环绕的银墙,而那高耸的水晶宫殿仿佛是它们的邻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接着,“鳌腾轴底思掀地,龙入窗中欲攫人”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海洋巨兽鳌和深海之龙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自然景观。鳌在海底腾跃,似乎要掀起大地,而龙则可能潜入人间,对人类构成威胁,这种设定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也暗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水立九天云四海,风乘万里日三神”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远方,水似乎能直立于九天之上,与云海相接,而风则能驾驭万里,甚至与日神同行,这样的描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诗人对广阔宇宙的无限遐想。

最后,“临渊翻洒垂堂泪,虮虱从何有此身”两句,情感转向深沉。诗人站在深渊边缘,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渺小,如同微小的虮虱般存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浩瀚的感慨。同时,“翻洒垂堂泪”这一细节,又增添了诗作的抒情意味,使得整首诗在宏大的自然景观描写之后,又回归到对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神秘的自然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续别台咏怀(其三)

走南走北意如狂,冲暑冲寒祗自伤。

春露秋霜悲故国,炎风朔雪感天王。

胭脂坐令输胡地,翡翠何曾赚越装。

总为死生难自了,人间天上两高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续别台咏怀(其四)

九江英布听随何,六郡任嚣教尉佗。

万里桥边一杯酒,三垂冈下百年歌。

深州未出牛元翼,浪泊难归马伏波。

回首鸦军斜日远,风云无计起沙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林氅云郎中诗卷兼讽林时甫卿使

即论诗思已清新,肝胆轮囷更可珍。

蹈海鲁连原志士,输边卜式亦名臣。

两河忠义难忘宋,三户英雄好灭秦。

忍令梓乡成异域,回天终望主兼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氅云见赠

诗篇李峤真才子,飞鹤横汾感慨多。

闽海泪枯唐日月,燕云心死宋山河。

赤眉故国通天表,青眼高楼斫地歌。

二百馀年应有此,先皇雨露在菁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