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明仲游北岩

云岩藏胜绝,何路不潜通。

信步迷时远,冥心乐处同。

乱松风索索,悬瀑雨濛濛。

陶谢多清兴,招邀有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云岩隐藏着绝美的胜景,不知有多少秘密小径通向它。
随意漫步可能会迷失方向,但内心宁静时,何处都能感受到同样的乐趣。
纷乱的松林间风声呼啸,瀑布如雨般悬挂在半空蒙蒙细雨中。
陶渊明和谢灵运常有清雅的情趣,他们曾邀请远方的高僧共赏这美景。

注释

云岩:指山中的岩石洞穴,可能是个隐秘的景点。
潜通:暗中相通,形容小径隐蔽。
冥心:静心,专注于内心。
清兴:清雅的情趣或兴趣。
远公: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这里泛指远方的高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浓郁的山林气息和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云岩胜境的描述,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云岩藏胜绝,何路不潜通。”这两句直接描绘了山中幽深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岩洞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莫测的美好,暗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探求和向往。这里的“潜通”意味着不仅是外在的探索,更有内心世界的沟通。

“信步迷时远,冥心乐处同。”诗人的脚步似乎随意而行,但实际上却是在追寻时间的深远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这里的“冥心”暗示了诗人对外部世界的超然,也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乱松风索索,悬瀑雨濛濛。”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蓬乱的松枝在风中摇曳,瀑布在雨中飞扬,这些都是诗人感受自然之美的具体体现。

“陶谢多清兴,招邀有远公。”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高士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都以清高脱俗著称。诗人通过这样的引喻,表达了自己对古人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并暗示着自己也有类似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山水情怀,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明仲赠六四叔之作

平生一笑轻离别,林下相从各壮年。

绝爱步兵胸垒块,更欣阿大语蝉连。

杖藜只作寻常出,卮酒何辞一再传。

燕颔虎头经赏识,定应接武向甘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林吉甫游天宫

闻说星郎隐翠峰,鹓鸾回首大明宫。

倦游壮岁抛朝绂,归梦清江忆钓筒。

贤圣相期黄卷里,是非都付浊醪中。

更闻莲社多幽侣,我欲时来问苦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茂元茉莉花诗二首(其二)

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

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

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

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茂元茉莉花诗二首(其一)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

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色照祇园静,清回瘴海凉。

傥堪纫作佩,老子欲浮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