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夜何人立少林,见成公案不须寻。
堆山积岳难消遣,相对顽然铁作心。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和秉彝李君五偈(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夜禅修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少林寺内,观察着周围的寂静与禅宗的智慧。"深夜何人立少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僧侣修行的独特氛围。
"见成公案不须寻",这里的"成公案"通常指禅宗中的公案或疑难问题,暗示诗人已经领悟到无需外求,内心的智慧足以解答这些难题。他强调内在的洞察力,而非向外寻求答案。
"堆山积岳难消遣",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困难之大,但诗人并未被压倒,反而以"顽然铁作心"来形容自己坚韧不拔的决心和心境。这句诗揭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毅力,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禅修的场景和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坚韧精神。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黯黯青青一望中,迥然不与众峰同。
白云散尽江天晓,想见人间无路通。
灵山禅起未温席,却问潮阳过海船。
咨省寿堂春日静,究心应记白云边。
藏头露影问来由,却把西江尽力酬。
回首眼空天地窄,不知身在御街游。
入眼荒蓁古殿秋,岁华迁谢没人修。
夜深静听风瓯语,似骂檀那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