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仁甫上计京师

忆昔曾随计吏行,浮湛州县竟何成。

凉风袅袅仙舟去,夕日依依魏阙情。

金匮故藏多钜典,石渠高论尽鸿生。

栖身朱墨非君事,早晚公车上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送顾仁甫上计京师》。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顾仁甫即将赴京述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忆昔曾随计吏行,浮湛州县竟何成。”回忆起过去一同作为官吏前往各州县的经历,感叹于岁月流逝,虽有过往的浮游与尝试,但最终未能在官场上取得显著成就。这里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暗含了对官场无常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颔联“凉风袅袅仙舟去,夕日依依魏阙情。”描绘了友人乘船离去的情景,凉风轻拂,夕阳斜照,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凄美氛围。其中,“仙舟”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乘坐的船只,又寄寓了对友人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的期许。“魏阙情”则借用了古代宫殿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友人离开后留下的思念之情。

颈联“金匮故藏多钜典,石渠高论尽鸿生。”赞美友人学识渊博,金匮之中藏有众多珍贵的典籍,石渠之上有着高深的理论,暗示友人不仅在学问上有深厚的造诣,更在思想上有独到的见解。这不仅是对友人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颂。

尾联“栖身朱墨非君事,早晚公车上姓名。”表达了对友人不必过于执着于官场生涯的劝慰,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官位的高低,而在于个人的品德和贡献。同时,也期待着友人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名声,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地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送沙彦文架阁分题得西山

忆昔寒江破浪归,西山回首落烟霏。

忍逢朝士登舟去,如望仙人拔宅飞。

游戏何妨依绿水,追趋早已到黄扉。

公馀若过滕王阁,为捲朱帘挹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题高远楼

闻道危楼架泬寥,楼前物色不萧条。

窗临谢傅祠边树,门对曹娥渡口潮。

解使诗人争应接,也知老子极风标。

倦游已忘山阴路,胜饯仍须折简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东柯谷图

长松密竹翠交加,洞府新开碧海涯。

石上仙人留足迹,春深涧水出桃花。

流传图画来千里,生长儿孙只一家。

目断飞鸿那可到,旧游空指赤城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闻赵继清调安陆县尹

慈恩塔上墨犹鲜,一别重来十七年。

相见都门惊判袂,又闻泽国去鸣弦。

素衣久出风尘外,青琐行依雨露边。

跂马望君先数日,县花虽好莫留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