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赵继清调安陆县尹

慈恩塔上墨犹鲜,一别重来十七年。

相见都门惊判袂,又闻泽国去鸣弦。

素衣久出风尘外,青琐行依雨露边。

跂马望君先数日,县花虽好莫留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闻赵继清调安陆县尹》。诗中以“慈恩塔上墨犹鲜”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表达了对友人赵继清即将赴任安陆县尹的感慨。接下来,“一别重来十七年”,既点明了时间之长,也暗示了两人分别后的各自经历和变化。

“相见都门惊判袂”一句,描绘了两人在京城重逢时的惊讶与不舍,通过“判袂”(即分开衣袖,比喻离别)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情。紧接着,“又闻泽国去鸣弦”则预示了赵继清即将前往偏远之地任职,鸣弦象征官职,暗含了对友人新职务的关切与祝福。

“素衣久出风尘外”一句,通过“素衣”(白色衣服,常用来形容官员或文人)和“风尘外”(远离尘嚣的地方),表达了赵继清长久以来的清廉与高洁。而“青琐行依雨露边”则进一步赞美了赵继清在官场中的地位与恩宠,青琐指皇宫的装饰,雨露比喻君主的恩惠。

最后,“跂马望君先数日”一句,以“跂马”(马前伸蹄,表示急切等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县花虽好莫留连”则是对赵继清新职务的劝勉,意为虽然安陆县的美好值得留恋,但作为官员应以公事为重,不可贪恋私利。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官场世态的深刻洞察,展现了黄溍作为文人兼官员的多重身份与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送毕县尹

归途环佩晓珊珊,白日青天映羽翰。

疑是省亲辞太学,惊闻出宰用郎官。

花迎墨绶春光暮,风引仙舟海色寒。

想见捧觞仍綵戏,乡人争作锦衣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题刘氏石壁精舍

佳城杳杳隔千峰,精舍寥寥一径通。

夜静寒泉犹映月,秋深老树不惊风。

旧题尚喜苔碑在,高卧无令蕙帐空。

我已倦游今白发,有山如此愿长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外舅主簿公自为挽诗

五十年前马上飞,青春如水去难追。

一从玉树歌残后,数到黄粱梦觉时。

李贺元无楼可记,刘伶漫有锸相随。

少须海上蟠桃熟,归簉仙班恐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别一公琳公

浪走红尘鬓已丝,此身端合老岩扉。

兴来复举山阴棹,别去仍留海上衣。

夜听泉声如雨落,晴看天末有云归。

浮萍飞絮何时定,空使诗人赋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