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首(其二)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沈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如同从巫山走出,初次看到楚江水清澈无比。
在漂泊的忧愁中,我已见过二十四次月圆明亮。
必定能验证人生的起落规律,如同理解进退的道理。
不违背银河的落下,也陪伴着玉绳(北斗星)横亘天际。

注释

巫山:指巫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这里借指美景。
楚水:泛指楚地的江河,可能暗含思乡之情。
羁栖:漂泊异乡,寄居他处。
二十四回明:指月亮每月圆24次,象征时间流逝。
升沈体:人生的升降沉浮,比喻命运的起伏。
进退情:进退的道理,指处世的智慧。
银汉:银河,指天上的银河系。
玉绳:北斗七星中的斗柄,古人用来指示方向和时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诗句,通过对比和联想来表达诗人的胸襟与情操。首先,“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中“照”,意指映照,意味着月光洒满了巫山;“新窥”,则是诗人新的探视和发现。“楚水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接下来的“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中,“羁栖”,形容心绪纷乱,如鸟儿在枝头不安稳地栖息,象征着内心的忧虑和不宁;“愁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状态;“二十四回明”,则是说月光如同不断回旋的明亮之光,照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复杂。

第三句“必验升沈体,如知进退情”中,“必验”,意味着必须要验证或探索;“升沈体”,指的是水面上的月影随波动摇,象征着事物的浮沉不定;“如知进退情”,则是说诗人似乎对这种自然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感悟到其中包含的情感和哲理。

最后,“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中,“不违”,表示不背离或不违抗;“银汉落”,指的是月亮如同银河般从天而降;“亦伴玉绳横”,则是说诗人愿意与这清澈的月光为伴,就像那横亘在空中的美丽星带。

整体来看,这些诗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通过这种感悟来反映内心情感世界的能力。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月三首(其三)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圆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