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我疆我理,俾民以康。

靡言匪衣,靡善匪得。阅士孔多,我敬希直。

谦以自牧,卑以自持。雍容儒雅,鸾凤之仪。

有学有识,乃作乃述。追之琢之,金玉之质。

侍我经筵,不倦以勤。非德不言,非道不陈。

职思其归,义不可夺。采采者芹,伺教如渴。

爰秣其马,爰振其衣。拜手稽首,载辞而归。

昔之来也,春日迟迟。今之归也,凉风凄凄。

悠悠我心,念子良苦。爰命辞臣,饮饯江浒。

王道如砥,既歌且咏。八月初吉,抵于南郑。

沔彼江汉,亦合而流。瞻彼岷峨,郁其相缪。

心之知矣,临别缱绻。子如我思,道岂云远。

岁行在子,文闱秋开。较艺至公,迟子西来。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献王送别希直先生回汉中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学问道德的尊崇。首句“嵋山峨峨,江水泱泱”以山水起兴,象征希直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深厚学识。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希直先生治理地方、使百姓安康的期待,以及对他严谨择善、尊重直率的敬意。

“谦以自牧,卑以自持”赞美了希直先生的谦逊与稳重,如同鸾凤之仪,显示出他的儒雅风度。诗中提到希直先生勤奋好学,有学识且能深入阐述,被期待在经筵上贡献智慧,不倦地传播道德之道。

送别之际,诗人感慨万千,既有春日欢送的温暖,又有秋风送别的凄凉,表达了对希直先生的思念和关怀。最后,诗人祝愿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并邀请他归来共话王道,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学术公正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希直先生的赞美,也是对教育和道德的礼赞,展现了明代蜀献王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7)

蜀献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赐方教授诗(其一)

伊昔开东阁,相看眼独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仪刑。

应世游三辅,焉能困一经。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赐方教授诗(其二)

闻说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阳人。

少年有学谈仁义,高论无惭问鬼神。

九载之官看教育,万言诣阙听敷陈。

曳裾巳在长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赐方教授诗(其三)

四十虽闻不动心,平生富贵岂能淫。

屡蒙论荐来天禄,自负文章入翰林。

养望也须添白发,观光仍遣教青衿。

河间好古嗟予慕,多士从游爱子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胡志高赴汉中兼柬方希直(其二)

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

不惮三巴路,欲成仁者心。

伊昔韩门士,籍湜蒙赏音。

勖哉今胡子,愿无愧郑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