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怀二首(其二)

敢学宣尼叹道穷,闲心何处不相容。

交朋尽笑龟蒙散,邻里偏谙叔夜慵。

晚吹清泠彫万木,残霞红澹映三峰。

为怜今岁于中稔,欲遣儿孙亦务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我敢于效仿孔子感叹生活的困苦,闲适的心境何处不能包容。
朋友们都笑话我像龟蒙一样散漫,邻居们却深知我像嵇康般懒散。
夜晚的凉风吹过,使万木凋零,傍晚的红霞映照着三座山峰。
因为怜惜今年的丰收,我想让子孙也从事农业劳动。

注释

敢:敢于。
学:效仿。
宣尼:孔子。
叹:感叹。
道穷:生活的困苦。
闲心:闲适的心境。
相容:包容。
交朋:朋友。
龟蒙散:像龟蒙一样散漫。
邻里:邻居。
叔夜慵:像嵇康般懒散。
晚吹:夜晚的凉风。
清泠:清凉。
彫:使...凋零。
残霞:傍晚的红霞。
映:映照。
三峰:三座山峰。
怜:怜惜。
今岁:今年。
于中稔:丰收。
欲遣:想让。
儿孙:子孙。
务农:从事农业劳动。

鉴赏

这首宋诗《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怀二首(其二)》是魏野所作,诗人以孔子自比,感叹世事艰辛,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敢学宣尼叹道穷”借用孔子的典故,表明自己虽面临困境,但仍试图学习圣贤的坚韧精神。次句“闲心何处不相容”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交朋尽笑龟蒙散,邻里偏谙叔夜慵”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邻居相处的情景,他们对诗人的闲散生活感到好笑,而诗人则以嵇康的慵懒自比,流露出对世俗看法的淡然。接下来,“晚吹清泠彫万木,残霞红澹映三峰”通过写景,展现出郊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晚风清凉,落日余晖映照山峰,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意境。

最后两句“为怜今岁于中稔,欲遣儿孙亦务农”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向往,希望子孙能继承这种朴素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回归田园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怀二首(其一)

村落秋穷兴莫穷,黄花红叶照衰容。

时平转称千般巧,年长仍添一倍慵。

林下携筇闻远水,洞中攲枕见前峰。

与君邻里何相似,来往人多是老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咏竹杯珓子

谁知破筠根,还同一气分。

吉凶终在我,翻覆谩劳君。

酒欲祈先酹,香临掷更焚。

吾尝学丘祷,懒把祝云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咏怀

静顾身兼世,何须哂复吁。

境牵情各有,道断事皆无。

拜少腰宁负,眠多眼不辜。

权豪任相笑,适性自为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咏怀

道心虽博爱,遇物忽难兼。

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

酒中宁有感,诗里觉无厌。

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