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
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
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登采石山上广济寺》,描绘了作者乘船至山下,沿着江岸攀登山顶,到达广济寺的旅程。首句“船从山下过”,写出了船只沿着山势下行的情景;“直上见僧轩”则展示了山势陡峭,寺庙在高处隐约可见。接下来,“系缆当矶石”描绘了泊船的过程,而“缘崖到寺门”则展现了山路的险峻和寻寺的艰辛。
“短篱遮竹瀁”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竹林环绕,篱笆轻掩,增添了宁静与清幽的氛围。“危路踏松根”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崎岖,但诗人却以“危”字显其壮志。最后两句“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诗人站在高处回望,看到江面帆影渐行渐远,消失在烟雾弥漫的远方,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过程中的景色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沉思。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阙塞秋云冷,伊川苦雾阴。
薤歌金铎碎,蒿里石宫深。
燃漆为长夜,栽松作茂林。
空留旧冠剑,家庙四时心。
将相荣难及,唐虞世已遭。
名将官愈大,节固位同高。
哀悼王朝辍,镌埋史笔操。
空山伊水外,松柏冷萧骚。
尝预岩廊政,终为社稷臣。
作藩安旧俗,饮酒得贤人。
葬礼铙箫咽,明仪币马陈。
泉堂一经掩,原上只麒麟。
蔡州虽非遐,作书素所懒。
春风领燕来,得君词款款。
燕回须在秋,此报莫言缓。
何日见嵇康,重弹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