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子

峰眉似有重帘护。劝数鸦、飞破溟濛处。

怎把天涯,织成丝路。不知是雨还是雾。

行秋拾箭前朝戍。坏营基、付与荒烟住。

月黑山楼,霜红水树。雁儿几点来吊古。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秋色的画面,以峰峦和乌鸦为主要意象。"峰眉似有重帘护",形象地写出山峰如女子黛眉般被云雾轻掩,显得神秘而深邃。"劝数鸦、飞破溟濛处",词人仿佛在对乌鸦说话,希望它们振翅飞翔,穿透那迷茫的云雾,寓意着冲破困境的愿望。

"怎把天涯,织成丝路",运用了丝绸之路的典故,表达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沟通交流的渴望。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历史遗迹,"行秋拾箭前朝戍",暗示着曾经的军事防御已成过往,只剩下残破的营垒和荒烟笼罩。

"坏营基、付与荒烟住",写出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痕迹,而"月黑山楼,霜红水树"则营造出一种凄冷而宁静的氛围,月光下山楼的影子,以及被霜染红的树木,增添了画面的诗意。

最后,"雁儿几点来吊古"以雁儿的低飞作为结句,寓意着历史的哀思和对过去的凭吊,使得整个词意境深远,充满了怀旧之情。易顺鼎的词风独特,善于寓情于景,此词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山行即目

西风背锦吟湘客。愁来照影蛮江碧。画出晓行图。

秋山听鹧鸪。校书人万里。怕忆停骢地。

忽见翠枇杷。门前一树花。

形式:

金缕曲.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

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

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

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

还不了,蹇驴债。天涯总是愁先在。

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

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

曾见否词仙墨洒。

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

形式:

秋蕊香.废庵访桂

莫问黄絁翠帕。佛火苔尘同化。冷香不共万红嫁。

依旧年年开也。斜阳尚瞷朱扉罅。

飘残麝,广寒闻道月明夜。终古无人系马。

形式:

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

落拓少年场。吴钩锦带装。叹人生、苦恋他乡。

今夜鸿天烧烛了,能几日,便重阳。万感比秋长。

谁家正酒香。借东篱、自寿何妨。

我与黄花同样命,消受得,者般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