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司直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

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

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哭司直》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联“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开篇即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病痛深入时方知世间并无灵丹妙药,性情被摧残,生命残缺,后悔之情已晚,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未能及时救治的遗憾。

颔联“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进一步描绘了对逝者长久以来的思念与哀伤。二十年间,泪水未曾干涸,每当想起逝者,心中便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贫穷使得这种悲痛更加难以排解,体现了对逝者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颈联“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这里运用了庾信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联系。庾尘不污,意指即使在死后,也不会受到世俗的玷污;陶幕相依,则暗示了与逝者灵魂的紧密相连,即使在死后,也能够相互依存,体现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尊重与向往。

尾联“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以槁木成灰比喻逝者生命的消逝,但即便如此,诗人内心的痛苦依旧无法平息,遥想远方的痴叔(可能是指逝者),鬓发如丝,形象地描绘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深,以及对逝者年华流逝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与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鹅房观穫示轩举

慰情涉林坰,乘霁得观穫。

人烟广莫野,十数即墟落。

黄云错蒲苇,弥望际丛薄。

沮洳自古然,潴防恃力作。

物穷例返本,敦俗孰农若?

耘耔以俟天,操蹄愿已约。

营田有遗迹,稍稍事芟斫。

犹似陶江佃,羡君好腰脚。

平生习畴垄,老顾无住著。

休日亦自难,相从一宿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展重阳同石遗嘿园宿师子窝因过秘魔压

秋深赴霜林,常恐风先我。

谁知前夕雪,断送陆浑火。

渥丹变焦墨,入画亦自可。

狂飙通夜号,千树晓不堕。

成毁时则然,造物测或叵。

君看初日丽,倏尔黑云裹。

却趁半晌晴,秘魔厓下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华卿协揆侨居天津感念去岁赏秋海棠用同馆天宇韵见寄依和

断肠花尽又霜天,心似寒灰不复然。

金马尚容充小隐,月泉何意结今缘?

史宬笔削关传信,社饭思量忍溯前?

欲藉门生询足疾,篮舆准抵地行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月二十九夜大风不寐作

狂风如雷不肯停,中有无数寒号声。

又疑控弦万骑下,欲曙不曙甘长醒。

去年今日泛舟处,立冬未届昨已冰。

大钧失柄五纪舛,不怪四气相侵陵。

何辜道旁冻死骨,谁实阶厉天无刑。

神州累棋更幅裂,熙熙贺厦宁异情?

馀生皈佛恋桑下,敢望身及黄河清?

团城松栝日相见,输汝历历金元明。

形式: 古风